本报讯(记者徐东坡)5月28日,由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河南法制报社联合主办的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来自省委宣传部等省内多个部门及金融、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座谈,为我省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开药方”。
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员高明华介绍,2011年以来,我省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出现了一些金额大、影响范围广的案件。许多新的非法集资形式不断出现,让人难以分辨,不少人上当受骗,损失很大。
如何避免陷入非法集资陷阱?省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副处长赵鹏飞说,广大投资人最好做到五个“不”:一是对“高息”诱惑不动心,过高的利息可能涉及非法集资。二是对企业“实力”不崇拜,从发生的案件看,许多是一些实力很强的明星企业,不惜重金骗取相关部门的信任而进行非法集资。三是对“官方”背景不迷信,作案者往往是打着官方的幌子进行非法集资。四是对熟人“热心”不信任,不少案件都是利用亲情诱骗,通过传销的形式拉人头,搞非法集资。五是对“创新”理财产品不投资。
关于“创新”理财产品,河南文丰律师事务所律师朱丹说,目前,以担保公司直接吸储的非法集资方式越来越少,但以房屋回扣、互联网金融、私募股权等“创新”的非法集资情况却层出不穷,好多都是新出现的事物,专业性强,欺骗性也强,很多老百姓不了解,结果吃亏上当。因此,在投资理财时,老百姓一定要“睁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