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骗子多,谨防上当失钱财

编辑:李慧勤 时间:6/29/2017 10:59:10 AM 浏览:1899
 

       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放松了不少,骗子们却蠢蠢欲动,设局下套,瞄准考生和家长的钱包。反诈中心民警梳理了6种高考招生诈骗手段,并就一些不实消息进行求证,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防范。
  考上二本可领2000元助学金?假的
  “谁家今年有考上二本的学生,可携带录取通知书和家庭困难证明到市总工会领取2000元的秋季助学基金!望相互转告!动动手指,让爱传递下去!”近日,这条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昨日,记者向市总工会求证得知,工会助学确实有,但实情不是网上传的那样。
  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秋助学”活动针对符合条件的特困职工(农民工)子女,必须由各基层工会在摸底调查核准之后,填写申报表,依程序层层审批,最后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方可发放不同等次的助学金。助学金由各级工会工作人员统一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给学生,不需要学生到市总工会领取,且发放群体不限于二本以上,全部学生一视同仁。
  低保户大学新生可领每年1万元补助?也是假的
  “低保户考上大学的新生,去教育局二楼报名,可领取每年1万元补助。需要带低保证、入学通知书、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9月14日结束。”在网传消息里,还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记者向市教育局求证得知,这也是假的。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贫困大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年7月底至9月中下旬,我市将集中办理当年高校新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往届续贷业务,本科、专科学生申请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限额为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贷款最高限额为12000元。
  6种高考诈骗手段,请小心防范
  ●手段1:有学校内部指标
  骗子谎称自己是院校招生代理、高校招生人员或有“特殊关系”,明示或暗示其可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索取指标费。
  市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手段2:拿钱运作,能上名校
  骗子自称有关系,能以“专本连读”“入校转为统招生”等方式,帮成绩不好的考生“曲线圆名校梦”。
  市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在择校时,家长一定要从学校官方了解相关政策,以免受骗。
  ●手段3: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其提供的银行账户内。
  市反诈中心民警提醒: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由招生学校根据省招办审核备案的录取名册发放,并加盖省招办录取专用章;考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可登录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
  ●手段4: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
  骗子采取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和家长,以军校扩招等为幌子向考生及家长寄发“国防生预录通知书”,伺机骗取钱财。
  市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几万元、十几万元的高额费用。国防生招生,由军队签约的地方高校负责,不可能存在内部招生指标。
  ●手段5:“自主招生”变成“自由招生”
  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市反诈中心民警提醒:经批准可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参加高考,并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按招生章程的相关规则择优录取。
  ●手段6:可花钱买“特长生”资格
  骗子声称帮未上线考生获取“特长生”资格,享受降分优惠政策,并以“特长生”录取。
  市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在考生没达到分数要求的情况下“破格”录取。(洛阳晚报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孙雪琴 师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