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桥
■此处有座天生桥 桥龄一千五百岁
■该桥跨度内径约为25米,净高约为15米,净宽约为10米
记者 常秀明 通讯员 赵福生 文/图
“不知道咱们林州还有这么奇特的天然石桥!”国庆节假期期间,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发布的一条微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该协会成员在采风过程中在横水镇卸甲坪村意外发现一座天然石桥,石桥浑然天成,跨度之大实属罕见。
天生桥
■发现巨大天然“天生桥”
“我们在采风的时候发现了这座桥并把这个事记录了下来。”10月9日,林州市民协副主席张国生对记者说,9月24日,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赴洹河岸边的横水镇卸甲坪村采风时意外发现一座天生桥。天生桥呈南北走向,位于洹河西岸。远望像一处断岭,从群山中突兀伸出500多米后突然中止,像刀削般断壁直下,十分奇特。
站在桥洞上方的山岭上,记者看到石桥西部群山逶迤,东边是清澈的洹河,风景特别美丽、壮观。踏着青石铺成的道路,记者一行来到桥下看到:桥下面地方平整,西面有石台,像舞台一样。桥南端大小不一的自然石窟和一处自然石洞紧密相连,窟洞均可供人自由行走或坐下休息。部分地方还有人工打凿磨平的石炕供人歇息。东临河面设有石墙,使桥内犹如天然石房,既遮风挡雨,又冬暖夏凉。特别是炎夏,绝对是一处难得的避暑胜地。
站在桥下的一侧仰望,山体壁立,石窟密布,令人惊讶。北望桥头,山头高耸,庙宇矗立,旗帜飞扬,109级石径从桥下直达桥顶诸庙。桥端立有几个石碑,近看部分字迹已难以辨认。经测量,该桥跨度内径约为25米,净高约为15米,净宽约为10米。
林州市民协副主席王买金、张国生以及市民协副秘书长认为,虽然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桥,但卸甲坪天生桥浑然天成,规矩端庄的韵味,桥体之大,跨度之长,实属罕见。
天生桥
■“天生桥”已存在1500年
记者一行来到村里,找到了今年已经60多岁的老教师李林生,他是一个民间文学爱好者,对天生桥情况较熟。
李林生从记事起就经常和小伙伴们来天生桥玩。他说,那时桥周围山果较多,香味诱人,加之桥下平坦,桥壁窟洞相连,这里便成了周围数村孩子们玩耍、嬉戏的乐园。他们像花果山的小猴子,在此捉迷藏、钻石窟十分开心,常常流连忘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还经常在这里组织召开群众会。据老一辈人讲,过去洹河水丰盈,汛期河水满槽时,天生桥下水流湍急,远观天生桥就似长虹卧波,无比壮观。
李林生说,天生桥传说与东魏丞相高欢夫人有关,当时高欢夫人因患“老鼠疮”在此用洹水洗浴治病,高欢听说夫人病好后便派兵接她,不料其夫人误认为有人害她,遂跳河而亡。死后安葬在河旁的山顶,由于土薄石厚,士兵需到山下用战袍抱土上山,苦不堪言。此事感动山神,遂修桥以助将士取土。倘若桥生于东魏,至今应有1500年的历史了。
大家在桥下的石碑上看到,有清朝时期的碑文。碑文详细介绍了桥顶庙祠修建的情况,而记载天生桥的句子有:传言,古迹东临水莲寨,西近皇后墓,闻洹水之汤汤,观虎山之叠叠。崇山峻岭,奇峰并作,天生桥从此而生焉。
如今河水逐年减弱,河旁泥沙孕育了大片钻天白杨,天生桥已被树林遮挡,不再像当年那样,但如果来此仔细寻找,依然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