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男子吸毒十年花费六七百万 称心瘾最难戒

编辑: 时间:7/31/2015 9:01:30 AM 浏览:1979

郑州男子吸毒十年花费六七百万 称心瘾最难戒

为了吸毒,“军哥”(右)将数百万家产挥霍一空

  核心提示|因好奇、解闷、提神,他们“一不留神”沾上了毒品,那一包包白色粉末,令他们欲罢不能,饱受身体和心理的煎熬。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大河报记者走进郑州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听戒毒人员(文中人员均为化名)讲述他们是如何沾染上毒瘾,又是如何决心戒毒的。

  人物

  1

  多次戒毒再复吸,难敌“心瘾”

  44岁的军哥是地道的郑州人,他面容消瘦,两只胳膊上因注射毒品留下的针孔尤为刺眼。吸毒10多年,他下过决心戒除毒瘾,但最终还是难敌“心瘾”。

  1992年,军哥在郑州大同路服装批发市场搞服装批发,人实在,讲义气,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闲来无事,他常和生意伙伴聚在一起打牌,一玩就是通宵。熬夜犯困时,一位牌友递过来一支特殊的“香烟”说:“哥,来一根!这烟抽了不犯困。”军哥接过抽完后呕吐不止,但过后突然精神振奋,真的不困了。

  一天,军哥独自到广州进货,晚上刚到宾馆住下,突然感觉浑身难受,头晕、流鼻涕,像感冒了一样。军哥拨通了牌友的电话,对方说:“哥,回来吧,回来一切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军哥买了一张火车票赶回郑州,再次接过牌友递来的“香烟”,抽完就没事了。“后来我才知道那烟里有黄皮,从那以后就产生了依赖。”军哥说。

  1998年,军哥在买毒品时被警方抓获,送到劳教所劳教了一年半。因为吸毒,妻子也跟他离了婚。服刑期间,他与其他几名服刑人员因琐事与他人斗殴致人死亡,又判了8年。2004年,军哥因表现好获得了减刑。但出狱仅一年,他再次接触了毒品。这次不是黄皮,换成了注射海洛因,毒瘾越来越大。今年3月11日,他再次被警方抓获。

  “我进戒毒所仨月跟正常人一样,但一出门就忍不住。”军哥说,2005年至今,他来戒毒所已有四五次了,每次出去第一件事就是打辆出租车,然后向司机借电话联系买毒品,“这么多年,我吸毒花的钱买三辆卡宴都用不完,六七百万就这么没了”。

  记者问他,这次是否会下决心戒毒。军哥说:“漂亮话谁都会说,一日吸、十年戒,身体对于毒品的依赖短时间就能戒掉,但最难戒的是心瘾,我害怕还是抵抗不住毒瘾的诱惑。”

  人物

  2

  毒品夺走父亲的生命,也夺走了她的幸福

  29岁的小乔扎着马尾辫,说起话来干净利落,谁也想不到,她和家人都经历过毒品的炼狱生活。当记者与她握手,准备说明来意时,她先开口说:“我知道,6·26国际禁毒日快到了,我愿意把我的故事讲出来警示大家。”

  对于毒品,小乔比很多人了解得早。两岁那年,她的母亲开始吸毒;7岁那年,父亲因吸食毒品过量永远离开了她。2008年,她与一位家境不错的男孩结婚,仅享受了两个月的幸福,老公涉罪入狱,因心情烦闷,她在母亲几位好友的蛊惑下第一次沾上了毒品。“当时就是为了解闷,没想到渐渐对毒品产生了心理依赖,没有毒品时我会充满恐惧,一整天都不知道该咋过。”

  2012年5月,小乔因吸毒被强制戒毒。出来后,好友给她接风洗尘,却再次尝试了毒品。小乔说,她开始吸黄皮,后来注射海洛因,几乎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最后,老公和她离婚后带着女儿离开了。提起这些,小乔的眼里泛着泪花。她说,女儿现在已经5岁了,因为吸毒,前夫两三年都没让她见过孩子,“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去找女儿,这一次我下决心要把毒瘾戒掉,出去后再也不碰这种东西了……”

  小乔还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吸食冰毒,这种毒品制作工艺越来越简单,价格也便宜,但对人体的伤害更大,吸食后会出现幻觉,精神异常。

  民警提醒一

  官员、艺人、学生是毒品侵入人群

  “你们看到的那些穿戴整齐、精神焕发的吸毒人员,大多是经过强制戒毒所康复治疗恢复健康后,被送到司法系统戒毒所的。吸毒人员最初强制戒毒,一般先送到我们这儿,有些重症患者是被架着过来的,看着不成人形。”一名戒毒民警称,最严重的骨瘦如柴,被送来时不停地打哈欠,鼻涕流得老长,人像散了架似的,站不住也坐不住,走到哪儿就倒在哪儿。

  所里的负责人表示,这些戒毒人员中,有过早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少女,有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也有走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近几年,毒品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官员、商人、艺人甚至学生,都已成为毒品的侵入人群。”

  郑州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目前共有戒毒人员近500人,改造他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几年女性戒毒者年龄越来越小,涉及面也越来越大。”戒毒所一位民警说,女戒毒者涉及犯罪的比例较低,她们吸毒的经济来源多依靠丈夫、男朋友或家庭。同时,更易受到家庭、丈夫的影响,不少女性是抱着“你不戒,我也吸”的赌气心态染上毒瘾的。

  据统计,吸毒成瘾者在脱毒治疗后3个月内的复吸率高达95%以上,每一个进入强戒所的吸毒者都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脱毒期。

  “由于突然离开毒品,无论生理和心理上都会非常不适应,暴躁、坐立不安,有时甚至会情绪失控。”民警称,一旦毒瘾来了,就像有蚂蚁往骨头里钻一样难以自控,所以他们往往会产生自残、自伤甚至自杀的冲动。

  民警提醒二

  戒毒人员是否复吸,旧生活圈是最大挑战

  据了解,目前新型毒品吸食群体比例逐年上升,这种毒品有致幻作用,不少人常会出现幻觉,比如被追杀等。面对异常行为,成了民警的“家常便饭”。

  “有时他们这一秒还正常,下一秒就失控了。”这里的负责人称,面对失控的戒毒人员,职业风险在增加,“教育要跟上形势,其实戒毒者也是病人和受害者,需要的不仅是管理,更是治疗”。

  强制隔离戒毒,更多的是治疗的过程,这里的医生会不间断巡诊。长期吸毒让这些瘾君子的身体遭受重创,但由于毒品的麻痹作用,也许觉察不出来,一旦断毒,病症就会显露出来,吸毒者往往身患高血压、肺结核、肝炎、性病等传染疾病,但在民警们看来,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难以拯救的心灵。

  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从强制戒毒所重归社会的人来说,旧有的生活圈子是最大的挑战。圈子里的人大部分是社会闲散人员和吸毒人员,谁搞到毒品,大家就“分享”,复吸率就特别高。因此,除医学治疗外,戒毒所还开展了康复治疗,包括开展文体活动、职业技能培训、毒品知识防范及相关法律教育,培养他们重新踏入社会后的生存能力。此外,还从心理卫生方面给予戒毒人员辅导、教育,提高他们对毒品的抵御能力。

  该负责人还呼吁家庭和社区的干预,获得亲人与朋友的理解、关怀和帮助,尽量为他们提供相对宽松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会更有利于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