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漫漫
煮一锅消寒腊八粥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
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
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
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
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 腊八由来 |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 腊八历史 |
自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把腊八节定为佛祖成道日。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 传说典故 |
· 怀念岳飞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 朱元璋故事
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的特殊日子,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意味着春节将要到来,
年味也一天比一天浓。
日子虽平淡,但生活需要仪式感,
腊八这天,早起,备好熬粥的食材,
清洗、入锅,小火慢炖,耐心等待,
时辰到,粥起锅,一家人围坐,
带着新年的祈盼,对生活的热情,
共享一碗冒着热气,香甜的腊八粥。
腊八这日,若无法与家人同食腊八粥,
别忘了打一个电话,说几句问候的话语。
腊八一过,在外的人也开始收拾行囊,
准备一年一度盛大的迁徙,
从城市回到农村,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回家两字,带着游子的迫切,
藏着家人盼归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