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两层的小楼,修建于1929年
领事馆旧址曾一度“湮没”在民居中
如今这里免费开放,市民拿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就能来看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李肖肖
记者丁亚菲/文记者唐韬/图
昨天,位于郑州市东三马路80号的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揭开神秘的面纱,开始对民众开放。
日本为何在当时并非省会城市的“郑县”设领事馆?在这个领事馆的掩盖下,他们又从事了哪些活动?
【领事馆旧址】
曾一度“湮没”在民居里
昨天,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正式面向市民开放。
这是个两层小楼,内部木质结构。虽然经过修缮,但主体结构包括地砖在内都维持了原貌。根据郑州市房管局的档案,这栋楼的建造时间是1929年。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徐有礼说,2001年,他们在做研究时,发现了这个领事馆旧址,当时已经成了个小旅社,和周围民居混在一处,差点面临拆迁。
他赶紧联系了几个老师,以及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人,一道到省文物局反映了这个情况。省文物局很重视,马上派人到现场查看,很快下了文件,把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按省级重点文物对待,后来这里就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领事馆对我们河南地方史研究者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徐有礼说。
为了落实相关情况,徐有礼除了查阅国内档案、报刊资料,还和日本的外交史料馆联系,希望他们提供资料。日本方面随后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给了很多当时的历史资料,其中很重要的是一份开馆仪式邀请书,邀请郑州当局,当时郑州当局也给了回复,表示会参加这个仪式。
徐有礼甚至看到了一份日本外交史料馆寄来的租约,租约显示,这个领事馆并不是日本人自己建造的,而是向当时的金城银行郑州分行租的。
【日本为何看中郑州】
看上了郑州的地理位置
事实上,在东三马路设这个领事馆之前,日本曾经多次在郑州谋求设立领事馆。
1922年,在北洋政府的批准下,日本驻郑州领事馆开建,1927年建成,除了负责一般的外交业务,日本人在中国做了不法之事,必须交给领事馆处理,这个领事馆在1928年被冯玉祥撤销。
但日本方面一直“不死心”,1931年2月3日,日本驻郑领事馆第二次设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民众的抗议下,日本人被迫撤离。
1933年,领事馆再次恢复,选定东三马路为新址。1935年,“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郑州爱国师生也开始游行示威,并冲击日本驻郑领事馆,日本驻郑领事馆再次难以为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郑州,虽然商业繁华,但只是县级建制,根本无法与北京、武汉等城市相比,日本为何如此“器重”郑州,反复选定在这里建领事馆呢?
徐有礼说,这是因为日本看上了郑州的地理位置,郑州有着交通枢纽的地位,又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商埠,日本可以以领事馆为掩护,为其军事目的打前站。可见日军对中原的侵略是谋划已久的。
【秘密的间谍活动】
日本曾通过领事馆传送情报
日本驻郑领事馆最后一次恢复,是1936年,几个日本人在原敦睦里开设福原商店,在德化街设一处大众西药房作掩护,暗中推销海洛因、吗啡等毒品,利用当地官、商、地痞收买汉奸,盗窃情报,从事特务活动。
但这种间谍活动随即败露。1937年1月2日,郑州当局在大同路通商巷9号查抄了百余份重要秘密文件,包括策划河南黄河以北各县独立的计划,勾结土匪、供给枪械、预谋暴动的活动方案,以及日本人搜集到的中国军事秘密文件、地图等,还有窃取中国电讯的计划和活动等文件。
这起间谍案涉及的情报,都是通过日本驻郑领事馆传送出去的。事情败露后,日本驻郑领事馆被迫道歉。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方对日本驻郑领事馆的限制和监视越来越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驻郑领事馆于1937年8月9日闭馆。领事佐佐木高义等被引渡回国,间谍志贺秀二畏罪切腹自杀。
2004年,在日本驻郑领事馆旧址修缮期间,工人在二楼地板夹层中,发现了一份女人名单,共计52人,年龄从15岁到25岁。有人怀疑是慰安妇名单,但徐有礼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该领事馆活动时间非常短,其间馆中也没有日本士兵,只有警察署的人。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从名单上的名字和显示的地址看,可能是一份妓女名单。
抗战期间,这处日本风格的建筑院落,屡次变更为国民政府党政机构,常有要员在此办公。
消息
旧址免费开放
凭身份证可领券参观
郑州二七纪念馆馆长张江山说,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7月5日起免费开放,时间为周二到周日(周一为闭馆日)每天9:30到11:30、14:30到17:00,市民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可免费领参观券。
考虑到保护文物的需要,将对参观人数予以限制,每天发放免费参观券100张,分4次发放,时间分别为9:30、10:30、14:30、15:30,团体参观须提前24小时预约,并持单位介绍信或函,接洽后方可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