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电商扶贫的决策部署,务实创新,真抓实干,有力推动了全县电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六个“强化”:
遂平县为非贫困县,总面积1080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其中农业人口50万人,辖18个乡镇(街道、管委会),203个行政村(居委会),现有贫困村27个。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农产品“农超对接”和线上交易,打造了一批符合遂平特色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目前,县农村淘宝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村级服务点75个,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动。电商产业园已经签约入驻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中大门、云之端、苏宁易购、云书网、随手购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22家,在全县引导和催生了优质涉农电商企业150多家,发展电商个体户及微商2000多个,带动劳动就业3000多人。徐福记食品、克明挂面、今麦郎方便面、一加一天然面粉、家家康富硒产品、福惜源黑粮、鸿壹香椿、杰美葡萄、阳丰冬桃、石寨铺大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通过这些电商平台销往了全国各地。
作为遂平县第一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益农丰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进行高品质果蔬种植,其“益农庄园生鲜宅配”项目在2018年1至8月份电子商务交易额219.2万元,网络零售额216.2万元,带动周边3000户农户、近9700多人进行高品质果蔬种植,帮助社员及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阳丰镇刘楼村鸿壹农业种植开发有限公司,是集种苗培育,规摸化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电商龙头企业,自有香椿种植基地1000余亩,拥有年处理500吨香椿产品加工生产线一条,智能冷库一座,日光温室10个。2018年公司积极扩大销售渠道,同淘宝、京东、天猫合作,补缺了公司线上销售的空白,取得良好的效果。公司积极鼓励贫困户参与扶贫贷款,入股分红,上半年共吸纳贫困户40户,每户分到红利1500元,55户参与到户增收项目,每户分到红利366元,流转贫困户土地共计6户17.671亩,签订种植协议5户。在玉山镇悦庄村,来村网依托来村农业联合社,流转土地100亩,涉及农户22户,建设来村网辣椒育苗基地,通过对该村55户贫困户精准分类,安置就业帮扶30多户,带动当地春季辣椒种植800多亩,有力推动了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家家康富硒食品由原生态普通产品向有机+富硒类转型,目前已成为京东、天猫两个电商主力平台上有机高端农产品、富硒农产品的生产销售重要合作伙伴的品牌商。2018年1-8月份“家家康”销售额达到277.3万元,上半年共带动12户贫困户增收,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盛禾农民种养合作社依托贫困村周楼村种植基地的几百亩德国洋甘菊和大马士革玫瑰开发养生茶和天然精油护肤品,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实现网上运营,带动68户贫困户就业,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花庄镇长岭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春奇带领本村村民和贫困户对古泉山村的槐花、芝麻叶、红薯、土鸡蛋等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包装,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对外营销,带动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致富。槐树乡李兴楼农村信息合作社与知名电商合作,整合当地金银花、野菊花、山核桃、山板栗、山野菜、山槐花、槐花蜂蜜等农副产品资源,经过加工和包装后通过网上卖到全国各地,带动贫困户就业21户,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三、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增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成立电商协会,吸收境内100多家企业成为会员。同时,坚持把电子商务作为全县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制定电商考评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四、强化宣传培训。
五、强化物流支撑。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以及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加快物流建设步伐。目前全县共有万村千乡承办企业和申通、中通、宅急送等快递公司及骏祥物流、丰运物流、阿里巴巴菜鸟物流等企业80多家,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6个、乡镇商贸中心18个、各类村级直营店200多家,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全覆盖。
六、强化政策扶持。在落实上级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扶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注册等方面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对全县电商发展予以重点扶持。对入驻我县的电商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两奖三减半” 等政策。如回乡创业人员吕海洋创建的云之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政府的扶持下目前已建成线下体验店56家,用工200余人,累计实现销售额4000余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8月份,全县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达10129万元,实现网络零售额6019万元,其中网上销售农产品917.19万元,促进贫困人口农产品上行达41万元。通过农村淘宝、来村网等知名电商企业,共带动全县118名贫困户就业,贫困户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