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展览作品(三)

编辑:关玲 时间:9/26/2018 9:55:26 AM 浏览:2466
        吹响胜利的号角
        8月3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承办的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深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主办方特举办本次展览。
        本次展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摄影的独特视角形象地再现人民群众生活衣食居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中彰显我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激发亿万民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以下为部分展览作品选登:
         1998年2月,陕西户县,在田间唱歌的青年。
        社火也是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娱活动,融合了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戏曲、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除此之外,年轻人也喜欢在闲暇时间,玩一把卡拉OK。
        秦岭 摄
         1998年8月2日清晨,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遇险的抗洪官兵等待救援。
        8月1日晚,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长江干堤被洪水浸泡一个多月后发生溃口,运送抢险官兵的13辆军车被洪流掀翻,300多名官兵当场被激流冲得七零八落。
        在这场抗洪生死战中,高建成等19名抗洪英雄用生命换取了23000多名群众的平安转移。
        李靖 摄
         1998年,旅客在通辽至集宁的火车上。
        火车是百姓出远门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远方。改革开放,让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离开故土,踏上追梦的旅途。
         王福春 摄
         1998年8月,四川省一个天然林林场。
         长江上游分布着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几十年砍伐破坏,许多山尖被剃成了光头。到八十年代,长江上游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和年均土壤侵蚀量相当于整个黄河流域。
        1998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停止对长江上游天然林的采伐。历经20年休养生息,长江上游生态正逐步修复。
青山为证。
        柴继军 摄
         1998年,上海苏州河畔的一家“烟纸店”。此处现已拆除,建成一家高档精品酒店。
        曾几何时,上海每个弄堂口都有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它们是最早的便利店,上海人习惯称作“烟纸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上海开始大规模旧城改造,连锁超市、便利店相继出现,“烟纸店”退出历史舞台。
        陆元敏 摄
         1998年,云南昆明机场附近道路上,骡车与自行车、货车、飞机同框出现。
        吴家林 摄
         1998年11月25日,河南嵩县车村镇高峰村,选举村长的投票结束后,工作人员在统计选票。
        高峰村83户农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做主,选定村里的“当家人”。为了参加这次选举,村民们冒着严寒,翻山越岭,有的甚至带着行李、干粮,提前下山,借宿邻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意识和热情。
        王颂 摄
         1999年,海南琼州海峡渡轮。
        海南建省之初,轮渡是人们进出海南岛的主要通道。2003年1月7日,首列货物列车开下轮渡登上海南岛,海南从此结束与大陆不通火车的历史。
        黄一鸣 摄
         1999年,北京后海胡同里停放的私家车。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汽车产业相对封闭,可供选择的车型并不丰富,价格也不便宜。以“皮实、耐用”著称的捷达、桑塔纳、富康等成为广大车主喜爱的紧俏货,长期占据着国内中级车市场的主导地位,被称为汽车“老三样”。
        严志刚 摄
         2001年,四川凉山布拖县木尔乡的彝人。彝族男女外出时,喜披这样的“擦尔瓦”。“擦尔瓦”形如斗篷,长可及膝,下端缀以长穗,用羊毛织成,多为黑色。
        彝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在邛都即现四川西昌东南等地生息繁衍。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在籍彝族人口871万多。
        李杰 摄
         2001年5月,河南郏县张武楼村新星歌舞团在甘肃省宁县“物资交流会”演出后,赶场前往下一个演出目的地。
        大篷歌舞团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主要由农民组成。他们带着帐篷、装着器械、乘着大篷卡车,在市郊、县城、乡镇等地流动演出。他们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
        彭祥杰摄
         2001年10月,四位小脚老太太在北京故宫。
        中国古代把女子缠脚作为美德,不缠脚作为羞耻,“小、瘦、尖、弯、香、软、正”是缠足的最高标准。一首“小脚歌”曾流行一时:裹小脚嫁秀才,白面馒头就肉菜;不裹小脚嫁瞎子,糟糠窝头就咸菜。
        今天的中国女性可以骄傲地行走、飞快地奔跑,风风火火,自信美丽。
        李楠 摄
         2002年8月18日,摄影家徐勇拍摄了北京小方家胡同的100多位居民。被摄者自由组合,手持一张写有自己姓名、出生年月及身份的卡片。
        两个半月后,这个有着500余年历史、200余家住户的胡同和周围的数十条胡同被拆除。
        徐勇 摄
         2002年,河南鲁山,一家人在打麦子。
         过去,打麦子费劳力,轮到谁家打麦子,谁家就要全家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如今,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昔日农村打麦子的场景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张惠宾 摄
         2002年,陕西清涧县,几个盲人在去说书的路上。
         说书,是陕北民间传统曲艺形式,流行于延安、榆林等地。最早的说书人,十有八九是瞎子或半瞎子,俗称先生或书匠。他们由残疾人或乞丐带着走村串户,说书谋生。
         2006年5月20日,陕北说书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新力 摄
         2002年,西藏阿里军分区叶城留守汽车营干部张良善,在妻子坟前寄托哀思。
        张良善常年驾着军车奔驰在险象环生的高原公路上,多次立功,曾获“昆仑卫士”“高原模范汽车兵”“共和国的脊梁卫士”等称号。一次执行紧急任务时,家中的妻子因病连同未及生下的孩子去世了。此后8年,他每次上山前,都要到妻子坟前祭奠。
        袁学军 摄
         2003年4月30日,一名“非典”病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医生久久地站在病人遗体前,疲惫而沮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有人都没有准备好。
        2002年11月暴发的“非典”,不幸演变成一次肆虐全球的传染病疫潮。到2003年年中,疫情逐渐被消灭。战胜“非典”后,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也开始转变观念。
         贺延光 摄
         2003年5月,四川省奉节县,三峡工程第一次蓄水前,当地民工拆除江坝石信号台。
        三峡工程2003年6月第一次蓄水,成功蓄至135米,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三峡库区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巫山、奉节、云阳等7个县的部分地方被淹没。
        颜长江 摄
         2004年5月,贵州省台江县偏寨村,一位有钱人参加当地的姊妹节。
         “大款”是改革开放初期,北京人对新出现的有钱人的一种叫法,又称款爷、款姐等。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元户就可以称得上是大款了。
         李伟坤 摄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天安门一直是人们留影的标志性地点。
        从2004年开始,摄影家黑明历经五年,寻找100张在天安门拍摄的老照片中的主人公,邀请他们重返天安门再次留影。
        左上:段离和段若梅姐妹出生在新疆一个军人家庭,一个学医、一个学画。她们和父母一样,为边疆的文化、医疗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
        左下:毛联裕,1955年入伍来到北京,从此每年都在天安门前拍一张纪念照。老照片是他所在部队参加抗美援越前,母亲特意从山西老家赶到北京送他出征时所摄。
        右上:马惠云、陈桂苓、周金华、何俊霞是北京牛街的邻居,也是同学。上三年级时,四人在天安门留下了一张合影。长大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洪流,她们走上了工作岗位。
        右下:张玉凤、董军、王燕华、姬桂霞、温中瑜,1970年中学毕业后一起到北京重型电机厂当了工人。改革开放以后,她们边工作、边读书,纷纷获得大学学历和各种从业资格证书,进入医疗、教育、出版等行业工作。
        黑明 摄
         这是2005年,第一列开上雪域高原的火车。
         “出国容易进藏难”,曾经是西藏交通运输条件的真实写照。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决定把铁路修到拉萨。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全长1956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近千公里,海拔最高点为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车刚 摄
         里加咀村位于川滇两省交界处的深山里,是一个世代传承着母系氏族文化的摩梭古村落。这里道路不通,没水没电,长期缺医少药。
         2005年,摄影师画儿邀请云南宁蒗县永宁乡卫生院的宋晓红医生一起,用马驮了发电机、B超机和十几箱药品,沿着曾经的茶马古道,翻越十几座大山进来,为全村的妇女做了体检。
         画儿 摄
         2005年,陕西延川县永坪镇姐姐圪堆,老乡看“道情”。
        “道情”,又称“丝丝腔”,是陕北人最喜欢的文艺节目。大戏大看,小戏小听。电视、手机再花哨,人们还是喜欢挤在一起,看一场热乎乎的地方戏。
        李建增 摄
         2005年,深圳大芬村,专门仿制画家梵高作品的赵小勇在油画作坊里。
        大芬村,被称为“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在这个占地仅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近万人夜以继日赶制世界名画复制品销往全球。
        1997年至2017年,赵小勇临摹了超过10万幅梵高的作品。
        余海波 摄
         2006年5月16日,在山西省偏关县寺沟村,一户人家在夯土建造的长城墩台下犁地、撒种。
        寺沟村主要种土豆和杂粮,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年轻多数外出打工,妇女和年长的男人成了主要劳动力。
        赵青 摄
         2006年夏天,浙江杭州,10岁的傅香君要与父母分别,忍不住哭了。香君的父母在杭州打工,她在重庆老家上学,只有假期可以短暂团聚。
        留守儿童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出现。2013年《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万,每5个中国孩子里,就有一名留守儿童。
        傅拥军 摄
        2006年8月25日,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在排演古典芭蕾舞《吉赛尔》。
        一方舞台浓缩喜怒哀乐和万千气象。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开始培养本土芭蕾舞人才。1958年,第一部中国版《天鹅湖》上演,票价一块二。此后,《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中国原创芭蕾舞陆续推出。在熟悉的本土题材中,人们渐渐看懂了西式的表达。
        刘阳 摄
         2008年5月13日清晨,汶川地震第二天,中学生李阳在北川中学废墟上手举吊瓶,为掩埋在废墟中的同学廖波输液,从此“吊瓶男孩”的称呼流传开来。廖波于当日获救。
        后来,李阳被保送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大三时入伍。廖波装上了假肢,立业成家。
十年伤痛,十年奋斗。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陈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