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麦长势良好。
收割的麦子水分大。
正在建设的生活工作区。
又是一个丰收年。
“最近天气不好, 前两天收的麦子湿度大,还得晒两天。”昨日下午,在遂平县常庄镇龙泉村北侧的一大片麦田旁,看着田里穗长粒饱的小麦,姚新领和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心里有些着急,但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最佳的收割时机。
成立专业合作社
在姚新领的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西侧,记者看到一家有点像高档乡村饭店的小院,小院是用密度板建的,几名工人还在施工。房前不远处有一个“8”字形的水池,还有凉亭,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这是我们合作社工作、就餐和学习的地方。这个水池也有寓意,因为我们准备种植“驻花2号”花生,你看这个‘8’字像不像花生?”姚新领笑着说。
说起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初衷,今年54岁的姚新领有些感叹。他说,自己筹建合作社至今已经有5个年头了,他和其中的一名筹建人姚国耀是兄弟,姚国耀也是县供销社的职工。2010年,响应政府号召,他们开始联系朋友筹建合作社。
姚新领所在的龙泉村坐落在遂平县城东北,道路四通八达,农业种植条件优越,主要种植玉米、小麦以及一些杂粮作物。正是看中了这些优势,姚新领等人在龙泉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当时他和其他4个发起人筹集50多万元资金,开始种麦子。
“因为我在供销社工作多年,家里有地,所以对种田并不陌生。”姚国耀说,一开始,他们决定种植种麦,因为种麦不但比普通小麦价格高,还能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
合作社北侧的麦田里竖起不少牌子,每块牌子上写有种子的名称:“百农207”、“西农979”、“矮抗58”……记者了解到,几年来合作社一直培育几种产量稳定、抗病虫害、抗倒伏的种麦。
从不拖欠农民工资
“几年来,合作社经营着实不易,附近的农民也为合作社出了不少力,如果失信了,就会感觉对不住他们,毕竟广大农民都很稀罕自己的土地。”姚新领说,每年夏秋两季,收割、播种、施肥……哪一个环节都需要人,他们就请村里的留守老人帮忙。
龙泉村不算太大,但是有很多留守老人,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在外打工,因为大家认为外出打工总比在家里种地挣钱多。这些留守老人对土地有难舍的情结,虽然土地被流转,但是他们总会在农忙时跑到地里看几眼。
姚新领不但聘请村里几个村民在合作社里长期工作,还联系村里能干的老人到地里帮忙,给他们发工钱。“只要大家把活干完,工资就会立刻支付,我不会让他们吃亏的。”姚新领认为,只有让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给合作社带来希望,给村民带来财富。
“承包土地时村里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我们抢了他们的土地,这让我们很头疼。”姚新领说,村民一开始不支持他们,认为他们只是为了挣钱才种地的,而且不会长久。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姚新领等人不但做工作、讲道理,还跑到村里请村民帮忙,只要有挣钱的机会,合作社都会首先想到村民。目前合作社生活区建设工程就是村民承包的。几年来,在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下,村民渐渐改变了想法,认可了合作社,认为姚新领他们是干大事的人。
“县种粮大户”、“全市示范专业合作社”、“市农业系统先进农业合作社”……几年来,姚新领的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了不少荣誉。姚新领说,只要能干出一番事业,有没有荣誉都不重要。让合作社越来越强大,让村民挣到钱才是他的初衷。
在合作社里有干头
几年来,合作社从最初的200多亩土地增加到现在的1300多亩,土地流转农户达到258户。
60多岁的王国林是龙泉村村民,他家的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离开了打一辈子交道的土地,王国林一开始很不适应,整天在村里转悠,脾气也暴躁起来。
“要不你到合作社找个活干,别整天憋屈得难受。”在家人的建议下,王国林找到了姚新领。
人朴实,干活认真,对农活了如指掌,合作社正缺少这样的管理人员,姚新领立刻聘用王国林,年薪2万元。听到这个消息,王国林有些吃惊:自己在家门口干些农活能挣这么多钱,还有吃有住,太划算了。
像王国林一样,村里还有几位懂技术的村民成了合作社的管理人员,一些会机械操作的村民工资还要高。几位村民称,在家门口打工能照顾家,还能挣不少钱。这是土地流转带给他们的好处。
龙泉村的许多农民尝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甜头。土地流转以前,大家埋头耕作自己的地,辛苦一年,产量有限,收入也很低。土地流转后,不但每年有租金收入,而且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每年收入在万元以上。
姚新领说:“土地多了,成本降低了,收入增加了,带领农民‘土里刨金’的日子也更有奔头了!”
引领发展循环农业
“种的地多了,可并不感觉比从前累,因为现在种田主要靠机械。”姚新领说,流转后,土地适度集中,为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合作社里怎么只有一辆四轮车,你的大型机械呢?”记者问。
“没错,合作社只有一台四轮车,因为其他机械都是我们租的。”姚新领告诉记者,不购买大型机械首先是为了省钱,因为合作社在初期阶段资金紧张,租用大型机械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另外,镇上有不少机械合作社,租用机械合作社的设备能为对方带来一定的收益。
为了把种麦种好,姚新领和几个合伙人没少下工夫。去年合作社与附近的养殖场达成协议,给麦田施加有机肥,既治理了环境污染,又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还提高了种麦的品质。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发展生态农业,购买一些鸡苗放到地里,鸡子能吃虫子,粪便还能当肥料。”姚新领表示,合作社不但要培育出好种麦,还要种好田,用好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希望增加扶持资金
姚新领说,种粮大户种植意愿强,生产积极性高,在逐年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购置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十分必要,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资金扶持和配套服务。
另外,几乎所有的种粮大户都没有专门的晒粮场所,收获后就地堆放,造成不少损失;有时还担心霉变等,所以只得在收获后尽快卖掉,卖不上价。
为了晒粮,姚新领在合作社门前铺设了水泥晒场,同时准备在东侧建一个大型仓储基地。
遂平县常庄镇镇长徐鹏举说,对于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合作组织,镇党委、镇政府在资金拨付、技术支持、硬件建设上给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