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有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

编辑:董珂 时间:3/16/2021 9:16:15 AM 浏览:1669

你的耳朵是不是常常在不经意间发出“嗡嗡”的声音?你知道耳鸣背后藏着哪些疾病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耳鸣呢?

耳鸣原因很复杂

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常伴有睡眠障碍、心烦、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专家指出,耳鸣不单单是耳部疾病引起的,有时候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

1.耳部疾病:当有耳内异物、耳膜充血、穿孔、中耳积液、感染等情况时,均可发生传导性耳鸣。这种耳鸣常为单侧性,即耳鸣发生于病变的一侧,且音调较低,有节律性,如“隆隆声”“轰轰声”。

2.神经衰弱:耳鸣还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有关。当人忧郁、焦虑不安或有神经衰弱时,也可出现耳鸣。这种耳鸣音调高低不定,多为双侧性,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

3.颈部疾患:当颈部肿痛或患其它颈部疾病,压迫了颈动脉时,可以引起受压的一侧耳鸣。这种耳鸣的特点是持续性、低音调,耳鸣程度可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

4.噪声损伤:短暂的强噪声或长期反复的噪声,如职业噪声、摇滚乐、迪斯科音乐等,均可导致听力下降,可能伴有耳鸣和眩晕,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幻听及神经衰弱。

5.其他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贫血、高血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肾脏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炎症、外伤、药物中毒等均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其发病往往与内耳微循环障碍、内分泌失调、毒素吸收等因素相关。

1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耳鸣

一般人群中,1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耳鸣是耳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耳科临床三大难题之一。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耳鸣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许多耳鸣患者都有长期的睡眠不足、工作学习压力大、焦虑抑郁等情况。如果出现了耳鸣先不要紧张,但是也不能大意。如果持续1到2天耳鸣都没有改善,就一定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耳鸣治疗有侧重

专家介绍,结合临床的治疗经验来看,采用情绪疏导、睡眠调整、微针针刺耳穴、鼓室注射激素、中药调理等治疗方法,对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实际诊疗中,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树立信心。耳鸣是可治的,通过系统的治疗,耳鸣声可明显减小,耳鸣频率可变低,达到治愈的理想状态,免受耳鸣困扰。

2.明确一个概念。不伴有听力下降以及器质性病变的耳鸣,即使长期存在,通常也不会导致耳聋。

3.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睡眠、情绪、饮食是后天与健康密切相关的三大因素。改善睡眠不足、情绪不佳等情况,对耳鸣的好转与恢复至关重要,甚至可以避免很多其他疾病的发生。

4.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中医对耳鸣的病因病机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如耳鸣要分清虚实,耳鸣声大,呈低音调者多为实证,而高音调如蝉鸣者多为虚证;暴鸣新鸣声大者多实,鸣声细久者多虚;日夜双侧耳鸣多实,夜静鸣甚者多虚;声短急促者多实,声长不间断者多虚;手按之鸣声加重者为实,按之减退或停止者为虚。

治疗方面,可将中医内治与外治结合。比如,针刺耳穴可起到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助眠安神的作用,此外,它还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调节内分泌。中药膏方具有宁心、安神、助眠、益气、补血、健脾胃等多种功效,适合脾胃虚弱、气虚、血虚等证型的耳鸣患者。(扬子晚报记者蔡蕴琦 通讯员杨璞)

(本文专家: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朱晓燕)

来源:扬子晚报

视频新闻

更多+
  • 遂平新闻 2025-4-9

  • 遂平新闻 2025-4-7

  • 2025-4-4遂平新闻

  • 2025-4-2遂平新闻

  • 20205-3-31遂平新闻

  • 遂平新闻 20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