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坎坷,豪情如昨——中国进入南极圈30周年

编辑: 时间:7/31/2015 6:57:03 AM 浏览:1537

新华网杭州1月24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朱涵)24日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进入南极圈30周年,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极地事业的展开。当时,进入南极圈的“南大洋考察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科研人员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3日,参与首次南极考察行动的18名科学家和海洋二所的科研人员在杭州齐聚一堂,共同回忆起当年历时142天、49000公里的我国首次科考

    一场不知前路的征程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行动开启,由科学家、军人、记者、建筑工人、船员等591名队员组成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乘坐“向阳红10号”调查船和“J121”号打捞救生船从上海出发,驶向未知的南极大陆。到达南极半岛后,考察队兵分两路,一路“南极洲考察队”建设科考基地,一路“南大洋考察队”继续深入南极大陆。

    “当时中国已经加入《南极条约》,但由于没有科考站,是没有表决权的‘二等公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长、首次“南大洋考察队”的队长金庆明回忆说,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均有南极议题表决权,唯独中国被排除在外。在南极问题上,没有科考站便意味着没有大国尊严。

    首次南极考察队队员、现任海洋二所条件保障处处长杨关铭说,当时的南极科考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是一片空白,没有航线、如何跨越12个时区,如何补给、如何落脚等等都是难题。

    在兴奋和激动之余,考察队不少队员出发前也曾写下这样壮烈的誓言:如果在南极科考中不幸牺牲,就将遗体安放在那片冰雪大陆上……

    在出发36天后,考察队终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抵达南极乔治王岛,队员们兴奋高喊:“南极,中国人来了!”

    “南极,中国人来了!”

    到达南极半岛后,考察队登上乔治王岛,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其中74名队员组成南极洲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号”船,继续向南极深处进发,并于24日进入南极圈。更大的困难来临了。

    “17天中遇到了8个极地气旋风暴,几乎每天都是在与狂风恶浪的搏斗中度过。”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说,进入南极圈以后,“向阳红10号”遇到了出航以来最大的狂风巨浪,风力达到12级,最大浪高8.6米。调查船就像大海里的一片树叶,被冲上浪峰又被摔进波谷,船尾的推进器不时露出海面空转,考察队命悬一线。

    没有卫星云图,只能够凭经验应对密集的气旋风暴,考察队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艰苦拼搏才转危为安。前路未知,还出不出去,还干不干?队员们并未因险恶的气候环境而退缩。“假如不出去,怎么回去向人民交代呢。”金庆明说。

    凭着一股志气,南极洲考察队建成长城站,南大洋考察队进行了37个站位的综合观测与采样,测线总长3115公里,完成了以磷虾生物资源及其环境为重点的南大洋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观测资料和样品,完成了约40万字的《南大洋考察报告》和图集,在14个科研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此后,每一年都有科考队奔赴南极,为国争光。

    南极大陆上的“中国丰碑”

    我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日前正从新西兰驶向南极普里兹湾,这意味着第31次南极科考航程过半。

    从南极科考队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并建成第一座南极考察站,到建成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以及北极的黄河站只用了30年,期间成功组织了30次南极科学考察、6次北极考察。30年之后的今天,灾难天气、远洋通信等,都已不再是技术难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极地考察的主要国家,在极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南极陨石搜集与研究、磷虾生物学研究等方面都走在了国际前列。

    参与首次南极科考的科学家中,年纪最大的当时50岁,年纪最小的仅20岁,如今科学家们的豪情壮志却一如往昔。

    “当代中青年科技人员应将以往成绩‘归零’,以此为起点继续前进。他们是更有理想、更有志气的一代,是更加肯干、实干、能够干出业绩的一代。”年近八旬的金庆明这样鼓励后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