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7月26日,一则《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刷屏了,一度排在B站热播榜第一,UP主“衣戈猜想”以细腻、幽默、动人的笔触描摹了山村里二舅的故事,一个意外残疾、终身未婚却坚强乐观的能工巧匠平凡又有力量的一生,让很多网友直呼治愈。相关话题登上了百度、微博热搜榜单,截至26日下午6点30分,微博#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话题阅读4.9亿、讨论18.1万,转遍全网。
现实版《活着》演绎生活的底力
网友点赞这是一部高级不沉闷的小纪录片,容纳了一部小说的体量。故事中有悲有喜有发人深省也有豁然开朗,正如标题所言,二舅的人设还特别治愈,尤其是缓解当代年轻人愤愤不平、焦虑等精神内耗。
视频讲述了作者的二舅朴实又充实的一生:小时候考全校第一的二舅因为发高烧时打针“成了残疾”,后来用三天时间看会了木匠做活,开始给村里做木工,作者大姨和妈妈结婚时的家具都是二舅亲自完成的。
后来,他顾起了全村的维修工作,不会修的只有智能手机、汽车和电脑,还会自己做二胡、钓鱼线,做弓毛、抓蛇、做琴皮,毕竟,“二舅总有办法”。
二舅的人生也充满了令人意外的际遇,他在北京被“领导”搓过背,还领养了一个叫“宁宁”的女孩……
所有的东西在路过二舅的人生后好像都变得活了起来,空的熏香米醋桶让他一改成了自己的专用工具箱。
平实、白描、幽默、动人 平凡叙事的文艺表达 文案功不可没
二舅的故事让人看得入迷,作者冷峻又幽默的文字表达也让人回味无穷。
比如:就这样又过去了三十年,乏善可陈。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普通到不快进一万倍都没法看的。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胡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
中国人老说“生老病死”,生死之间何苦还要再隔上个“老病”呢?这不是上天的不仁,而是怜悯。不然我们每个人都在七八十岁,却还康健力壮之年去世,那对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的留恋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病”是“生死”之间的必要演习。
66岁老汉随身携带88岁老母,这个6688组合简直是酷得要死。
姥姥每走20步就得坐下歇10秒,二舅每走20步就会落后姥姥3米,赶上这3米正好需要10秒,接着走。
看着眼前的二舅,总让我想起电影《棋王》里的台词:“他这种奇才啊,只不过是生不逢时。他应该受国家的栽培,名扬天下才对,不应该弄到这么落魄可怜。”
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
人往往都是快要死的时候才发现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
平实、白描、幽默、动人,在作者文案功底超强的文艺表达后,二舅生活的点滴就像盛夏暴雨一样,把人砸醒,惊讶、刺激、透彻、洗涤心灵后留下一丝泥土的芬芳,引发普通网友共鸣,刷爆评论区。
作者回应网友希望二舅直播:生活在小山村就是最美好的结尾
对于不少网友留言希望二舅去短视频直播的想法,UP主在个人动态回应表示:
很多朋友看了二舅的视频私信我,建议我让二舅去各大短视频平台直播。谢谢大家的关心,二舅可以直播,然后呢?一遍遍地像祥林嫂一样重复自己的苦难,然后跟一帮人打PK,跪求大哥们上上票,再然后突然开始扯着嗓子卖抽纸?
二舅认真地活了半生,我分享了二舅的故事,大家听了还有点触动,这三者合起来就是个美好的小故事,美好的故事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结尾,这些年大家看过的烂尾了的美好故事还少吗?让二舅安安静静地陪姥姥生活在那个小山村吧,那就是这个故事最美好的结尾。
网友:像看了一篇名家小说 重审人生价值
不少网友看了视频后纷纷留言共勉,有人说“平凡而高贵,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高级的视频。真实生活配上幽默文案,像看了一篇名家小说”。
有网友评价“二舅”的一生,就像读一篇冷峻且幽默的短篇小说。 “二舅”是一个符号,代表了普通人身上那种平凡、美好与强悍,这本就是一个残酷而并不美好但绝对精彩的世界,二舅把一把烂牌打成好牌,令人敬佩!
有人感慨“我四肢健全,年轻力壮,却经常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安慰自己过了努力的年纪,情何以堪”。
有人说“我本想说二舅的人生有种悲苦的浪漫,但又意识到,这样评价太浅薄了”。
有人说二舅让他们想起了故乡的村落、故乡的人,匆忙赶路却忘记了来时的路。
有人点赞作者对直播的淡定:做一首意犹未尽的散文诗,有何不好!
刷屏的“二舅”成功治愈了不少人,让大家从“精神内耗”中挣脱,重新审视人生与价值。
兀自绽放就是对“苦难”的釜底抽薪 致敬二舅为网友提供珍贵的情绪价值
艺术都是相通的。看了这个视频后,河南独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国钦回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一句话:“我没有泥瓦房,但我已经看不上泥瓦房了。”
“这个视频火遍网络,从内容上看二舅这个人物很平实,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有病和没病的状态并无两样,他更加信奉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之所以打动人,也因为‘二舅’的世界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这样的人其实很多,他们平凡而努力,默默承受。就像《树先生》之所以火是因为抓住了一代人深入人心的形象,有同工异曲的意思;当然,文案的功劳是第一的,这部短片运用了纪录片的手法,抓住了发现、记录、真实的核心,只是节奏更适合短视频平台。由于当下视频作品缺少类似的真实,本应该充满质朴的农村和农民,反而显得太稀缺,物以稀为贵,给我们电影人的启示是应该深入挖掘,还原生活本身。”邱国钦认为。
郑州郑大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新营销研究院院长闫静看过这个视频后转发朋友圈留言:这个视频爆火出圈切中了时代“精神内耗”的社会情绪,呼应许多人的精神痛点。每个人拿到的人生话本子都不一样,个中酸甜苦辣不足为外人道。“二舅”他们展示出鲜活不张扬、平凡且坚韧的生命力,证明了活着就是活着,别唧唧歪歪。人比动物和植物多出来的,就是主动创造幸福、理解苦难的能力。兀自绽放,就是对“苦难”的釜底抽薪,重新定义,致敬“二舅”为每位网友提供珍贵的情绪价值。
闫静认为,从叙事方式上讲,作者文采幽默平实,不说教只讲故事,溶解了大家对大道理说教的恐惧壁垒。其中蕴含的道理在中国文化自古有之,曾国藩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相比一段家训来说,二舅的故事更生动具体触动人心。
故事沿着一个人的生命线展开,串联起时代宏大的更迭对每个普通人的影响,不同时间维度里,每一次决策带来的结果可能谬以千里。故事很实在,因为时间的纵深和人生的多种可能,构建出极大的想象空间,以及情感代入的空间。这里有我们回不去的过往,早已远离的家乡,跟不上时代的亲人,和努力活着不断迷茫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