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游客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亚长牛尊。 本报记者 王铮 摄
□本报记者 沈剑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童林
2月26日,参观完刚刚对外亮相的殷墟博物馆新馆,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展览的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
殷墟博物馆新馆特别将“世界的商文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共同组成3个基本陈列,通过大量文字、图片、实物及互动游戏为参观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向大家还原一个3000多年前商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同构成的精彩世界,展示当今世界商文明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步入展厅,犹如穿越到了世界各大文博机构。两侧墙体还原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等外国文博机构展出商代文物的场景,吸引参观者纷纷驻足拍照。一张巨幅“商代文物海外收藏地图”格外醒目,无声述说着大量青铜器、玉器、刻辞甲骨等商代文物流散海外的历史。
“世界的商文明”展览更鲜明地指出,无数外籍学者孜孜以求,为保护商代文物、探索商文明的深层内涵殚精竭虑,留下大量精彩论述和真知灼见,使得商文明传播至远。
为了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商王朝时期的世界,展览还详细梳理出同时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爱琴海迈锡尼文明的发展情况,讲述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人类文明的多元共生。沧海桑田,唯有商文明影响延绵不绝,成为现代东亚文明的基础。
郑州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阿西姆慕名而来,他说:“殷墟博物馆新馆令人惊叹,参观后我受益匪浅。通过一件件文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是如何生活的。特别是博物馆采用中英双语的介绍方式,让外国人能够更加方便、深入地了解伟大的商文明。我认为只有通过交流和互鉴,我们才能更好地尊重和理解彼此,让全人类和谐相处。”
追忆殷商,遥望世界。商文明中蕴含的绵延不断、开拓创新、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和平与共的民族特质,造就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更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