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丨当甲骨文邂逅“清明”

编辑:李慧勤 时间:4/3/2024 4:31:45 PM 浏览:262

 甲骨文百人谈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

  清明,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它牵绊着一种特殊的情愫,是“杏花零落清明雨,卷帘双燕来还去”的追思,是“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的生机。

  在这一天,人们带着香烛、鲜花,祭祖扫墓,诉说着对先人的思念,也饱含着对春天的期盼。

  时光回到千年前,甲骨文中的古人们如何祭祖,他们带着哪些东西祭祖,又和祖先们“说”了什么?让我们一同去甲骨文中感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樊雪婧

  祭祖要用几头牛,古人先占卜问问

  “戊午貞:多宁以鬯自上甲。”——在戊午这一天占卜,贞问用香酒祭祀自上甲以来的先公。

  这片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甲骨中,记载的是殷王武乙(或文丁)关于祭祀先公、先王的占卜,贵为殷王,也要问问祖先,可否用香酒来祭祀。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曹建墩告诉记者,在甲骨文中,类似这样与祭祀相关的卜辞还有很多,从祭祀日期的选择、所选日期当天的天气、祭祀的祭品,都要提前通过占卜的形式来询问祖先的意见。

WX20240403-072751@2x.png

  记录“贞问用香酒祭祀自上甲以来的先公”的甲骨。

  准备祭祀前,殷王武乙就会一遍遍地向上天、向先祖询问,“我选在这一天举行祭,可以吗?”“在祭祀上甲时会不会遇到雨?在祭祀大乙时会不会遇到雨?在祭祀大丁时会不会遇到雨?”

  十分有趣的是,选择什么样的祭品也会通过占卜询问得十分详细。甲骨文中就有卜辞记载着,“祭祀要用几头牛,是三头还是五头;是要白色的牛、黑色的牛还是黄色的牛,是要大牛还是小牛?”

  “事无巨细、几番询问,更多地体现出对于先祖的尊重和敬仰,就好比请人吃饭,先问问对方爱吃什么,是一种尊重的表现。”曹建墩说。

WX20240403-072823@2x.png

  记录“在祭祀上甲时会不会遇到雨”的甲骨。

  古人祭祀也带酒,还是郁金香草酿的好酒

  古人去祭祀,都带了什么?

  曹建墩表示,以商代为例,商人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与自然神祇(帝、日、风、雨、社、山、川),尤以祖先的祭祀最为频繁。祭祀时多用牛、羊、猪、犬为牺牲,郑州商城遗址曾经发现用狗、石头来祭祀的遗迹,安阳殷墟中也曾经发现用马、羊来祭祀的遗迹。

  当然,也有一些更为丰富的祭品,比如酒。曹建墩告诉记者,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鬯”就是用黍酿制的高档酒,可以分为用黑黍酿制的秬鬯和有郁金香草的郁鬯两类,都常被用来祭祀。严格来说,鬯酒在商周时期属于最高级别的酒,相当于现在顶级名酒。

  在甲骨卜辞中,还有用纺织品做祭品祭祀的辞例。

  古人还喜欢用车当作祭品。“古人认为坐车马舒适,也希望给祖先供奉车马。”曹建墩表示,甲骨卜辞中就有用车祭祀祖先的辞例,东周时期还出现了用车模型来祭祀的现象。《史记·封禅书》就记载着,秦人祭祀四畤,“畤驹四匹,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

  祭祀不只在春天,一年要祭四次

  “从甲骨文和考古中的发现,证明商代起人们非常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几千年来,中国人敬天法祖,祖先崇拜一直很盛行。”曹建墩告诉记者,甲骨文中多有记载,商代时,人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财物去祭祀祖先。

  时间上更频繁,一年至少要祭祀四次,按照季节,春、夏、秋、冬各进行一次。除了次数更频繁,商代祭祀的形式也分为两大类,墓祭和宗庙祭祀。

  “墓祭就是人们在墓葬前进行祭祀,类似于现在大家去陵园扫墓。”曹建墩表示,一般认为随着时间历史的演进,春祭融合了寒食节等民俗慢慢发展传承至今,成为清明扫墓祭祖的来源。

  “清明祭祀,并非只是磕头作揖的简单形式,更代表一种文明的延续,连接古今的纽带,祖先和子孙血脉相连、精神相连。”曹建墩表示,在这一天,人们祭祖扫墓,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思念,更是希望后人慎终追远,借先人遗志鞭策和激励后者,努力于眼下,奋斗于始终。WX20240403-072902@2x.png

  百片甲骨故事会

  甲骨文“动”起来 圈粉“10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清明时节,万物更新,一幅由“隹”“鸟”“木”等甲骨文构成的春之景,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房子里亮着一盏灯,三个小孩子“奋笔疾书”,一旁的老母亲叉着腰,嘴里嘟囔着,这个3000年前写作业的场景被“子”“水”“母”等甲骨文生动还原……当我们熟知的汉字变成最初的模样,一个个有趣动人的故事就诞生了。

p73_s.jpg

  “博物汉字”团队制作的动态甲骨文。 受访者供图

  这些天,视频博主@博物汉字出了圈,一群“90后”把晦涩的象形文字变成了可爱的动画形象,配上轻松的音乐、丰富的情节,展示出甲骨文的无穷魅力。这样的演绎,不仅大人爱看,还受到“10后”“小孩哥”“小孩姐”的欢迎。

  “博物汉字”背后,是五位喜欢传统文化的“90后”,其中,负责内容策划和运营的黄丽洁是河南人,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我们做这个号的初衷,就是想把汉字文化渗入到生活中,让大家认识甲骨文,发现甲骨文的有趣之处。”3月29日,黄丽洁告诉记者。

  把甲骨文变成动画,不是个小工程。从选定主题、选择甲骨文到绘制字形、做分镜脚本,一个视频至少需要一两周时间。为了创作出更多好作品,团队还常常到博物院寻找灵感,比如视频《3000年前的厨房》就是以安阳殷墟出土、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青铜三联甗为原型制作的。

  目前,“博物汉字”已发布近百个视频,最高点击量已达1500多万,“甲骨文还能这样玩”“这个方式宣传甲骨文真爱住了”,网友纷纷点赞评论。

p74_s.jpg

  谢昭雨橦是“博物汉字”团队的忠实粉丝。 魏一 摄

  有趣有料的甲骨文打开方式,也受到了“10后”的追捧。郑州市金水区优胜路小学六年级学生谢昭雨橦就是其中一位。“把晦涩的甲骨文做成动画片,贴近我们的生活,很有创意。”他说。如今,谢昭雨橦也加入了甲骨文视频的创作中,以自制视频形式向更多人传播甲骨文文化。

  “我们的视频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引起了埋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共鸣。”黄丽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童年,我们将继续制作更多好的作品,让“童年”与美好的童心相遇,让更多人爱上中国历史文化。

  甲骨文双语小学堂

WX20240403-072028@2x.png

  甲骨文“父”字是手握石斧之形,本义为“父亲”之“父”。当时,年长男性多持斧从事体力劳作,故以手持斧可视为家长的象征。

  The oracle bone script form of “父(fù)”resembles a hand holding a stone axe,originally meaning “father”.At that time,older males often used axes for physical labor,so holding an axe was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parenthood.

  文字翻译: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童林 张蕊

  漫画甲骨

  国王也“鸡娃”

7168ab3dbe99848d280d20ffb342c5e3.jpg

  留言板

  四地寻商 勾勒商代文明脉络

p84_s.jpg

  近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顶端新闻推出“寻商——河南四地联动融媒直播”活动,邀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工作站站长、郑州商城考古负责人杨树刚做客直播间,并分派三路记者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偃师商城遗址、商丘火神台,从先商传说、商代考古等角度,详解商代文明。据不完全统计,超过30万名网友收看本次直播,多家省级媒体同步直播,央视频、知乎、微博等平台都对此次直播进行了重点推荐,相关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百万,登上河南多地微博同城热搜榜,全网总传播量超千万。

  直播中,杨树刚认为,殷墟博物馆新馆不单单是一座展现殷墟考古发掘成果的博物馆,更是立足整个商代文化,全景式聚焦商文明,展现出一幅辉煌的商代历史图景,这在与商文化有关的博物馆或专题展览中尚属首次。他还分享了近年来商代考古的最新成果,并介绍了郑州商城废弃的原因。特别是在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发现的朱书陶文中,更是找到了“大邑商”中的“大”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商代文字。

WX20240403-075758@2x.png

扫码看更多

  ●网友留言:

  @师话史说:走进邑商,看见华夏。有机会一定要到被商人尊称为“大邑商”的殷墟看看。

  @姚市井原野:嚯,四分之三文物属于首次亮相,有点让人激动了。

  @残阳枫林隐:之前看过唐际根老师的讲座,讲了发掘洹北商城的曲折经历。最近准备去看看了!

  @都诸军:欢迎大家,走进河南,来我们商丘看一看,我们商丘可是“三商之源”啊!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 整理)

WX20240403-072409@2x.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