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聚焦河南: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

编辑:李慧勤 时间:5/10/2024 8:21:33 AM 浏览:418

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河南专场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南专场在北京举行。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围绕“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主题介绍河南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副省长张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5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先生,河南省副省长张敏女士,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王凯先生作介绍。

王凯(徐想 摄)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王凯: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同大家见面,介绍河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首先,我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河南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河南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文化大省,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中原大地,先后5次亲临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切期望。我们始终牢记嘱托,锚定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勇担使命、实干作答,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传统交通要道向现代化交通枢纽、传统内陆省份向内陆开放高地的“三个转变”,地区生产总值跨过3个万亿元大关。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形成了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大格局,国家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72家,省实验室20家,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开工建设。高新技术企业1.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2.7%,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9万人,2023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0.3%,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河南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在引领河南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

我们坚持实体经济当家、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重点产业项目1.1万个、总投资7.9万亿元,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6%、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经营主体超过1100万户、居全国第四位,规上工业企业2.5万家,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力军。光通信芯片、传感器、超硬材料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宇通客车、中铁盾构、超聚变服务器成为中国制造的靓丽名片。

我们坚持在乡村振兴中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每年调出原粮和制成品600亿斤以上,油料、食用菌产量居全国第一,蔬菜、禽蛋产量居全国第二。牧原、双汇等企业在全球独占鳌头,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新锐异军突起,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规模超过万亿元。

我们坚持畅通大动脉大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把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郑州机场跻身全球机场货运40强,郑州国际陆港具备年开行万列中欧班列能力。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居全国第二。建设内河港口6个、功能性口岸9个。空港、陆港、公路港、水港、口岸衔接融合的多式联运大格局加快形成,社会物流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综合竞争优势。

我们坚持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建设幸福家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8%以上。去年新增城镇就业11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3%,高等院校168所、在校生305.5万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实现了全覆盖。我们努力让河南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老人们在社区就能享受到更专业的康养照料、老百姓不出省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引领新航向、擘画新蓝图。我们将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河南贡献!

我先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寿小丽邀请记者提问(刘健 摄)

寿小丽:

谢谢王省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记者朋友们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科技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来河南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出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王凯: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河南省委坚持前瞻30年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在全国率先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系统谋划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我们努力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构建“三足鼎立”的创新平台。为更好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构建了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和中原农谷“两城一谷”三足鼎立的创新格局。一年内,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同类科技城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9位,前移了12个位次。中原医学科学城入驻研究所8家、生物医药企业54家,转化科研成果55项。中原农谷入驻科研平台53家、种业企业74家,培育新品种122个。可以说,“两城一谷”已成为河南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动能的主引擎。

二是培育活力迸发的创新主体。河南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全流程全要素服务,培育了创新龙头企业116家、“瞪羚”企业4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万家。比如,焦作多氟多公司生产的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郑州安图生物集团生产的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都凭借“独门绝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

三是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河南坚持把人才引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制定实施人才引、育、用、留一揽子政策措施,三年来累计引进顶尖人才28人、领军人才369人、博士及博士后1.6万人。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超过1410万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河南、加盟河南、圆梦河南。

四是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河南大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规上企业与高校共建1503家研发中心,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76项,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78项,攻克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1367亿元,是2020年的3.6倍。河南嵩山实验室是一家致力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应用的省实验室,研发的内生安全云平台,为防护对象构筑了网络安全“金钟罩”,把过去网络安全“亡羊补牢”式的被动防御,变为“自带免疫”式的主动防御,目前全球首个内生安全云平台已经在郑州落地运营。

河南将持续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让创新成为新时代河南更鲜明的标识。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人民日报记者:

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请问现在建设效果如何,下一步准备如何深化拓展。谢谢。

王凯:

这个问题请孙守刚常务副省长回答。

孙守刚(徐想 摄)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孙守刚:

感谢人民日报长期以来对河南工作的支持和关注。人们常说一技在手,行走天下。河南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这是河南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活力所在。2021年,我们启动实施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程,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评价取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一是技能队伍迅速扩大。我们健全评价体系,面向劳动者开展大规模的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的技能培训,三年来共培训1343万人次。全省技能人才达到181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50万人,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新增的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居全国首位。

二是技能品牌持续擦亮。我们引导各地打造一县一人力资源品牌,实现标准化培训、规模化输出、全程化服务,三年累计输送技工1300多万人。“林州建工”“平舆防水”等老字号人力品牌焕发活力,近几年还培育出“数字工匠”“豫农技工”等新业态人力品牌。

三是技能竞赛广泛开展。我们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每年举办100个职业(工种)竞赛、1000场次的赛事活动,推动万名选手取得技能证书。成功举办两届省赛,还获得了2025年第三届国赛承办权,极大激发了各类人才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的热情。

四是技能成才蔚然成风。这里,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电子显微镜专业培养的学生,走进了北大、清华等高校研究所工作,可以说一证在手,成才有路。第二个例子是“00后”河南女孩姜雨荷,从一名辍学的打工妹,经过系统训练,勇夺世赛冠军,目前已是技工院校的正高级讲师,她的人生精彩蝶变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像姜雨荷这样的例子,在河南还有很多。

我们将持续发力,紧紧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让更多的河南工匠在各行各业展现身手,让更多的河南年轻人技有所长,实现梦想。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经济日报记者:

我了解到,河南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比如建成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成立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等,请问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河南还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谢谢。

王凯:

这个问题请马健主任回答。

马健(徐想 摄)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马健: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来投票。近年来,河南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工程和战略性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系统谋划抓引领。我们紧扣企业需求,持续深化改革,一年一个节点推动政策迭代升级,累计推出了1000多项改革举措,去年省委召开全会又对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了专题部署,构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四梁八柱”,用稳定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切实将“政策力度”转化为企业的“体感温度”。

二是软硬结合筑基础。我们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两促进,比如,河南用十多年将“米”字形高铁网从“纸上蓝图”变成“陆地通途”,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正式开通,成为继北、上、广之后的全国第四个。我们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改革,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第一组别。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1万余个。我们正是通过硬环境的提升、软环境的突破,努力打造形成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的生命线。

三是以评促改提实效。我们把企业满意作为营商环境的金标准,连续5年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从企业视角检验改革成效、审视发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开展专项整改,真正让企业有感有得。经营主体活力显著提升,刚才省长也介绍了,全省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100万户、稳居全国第四位。

四是响应诉求解难题。我们坚持把法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抓手,积极探索企业诉求响应工作新模式,成立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开通投诉举报窗口,搭建网上投诉举报平台,出台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案件调查处理办法,以此来形成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让企业“有处可诉、有诉必解”,真心实意为企业站台、帮企业解忧,有力地维护了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对标先进、再接再厉,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让企业投资更加便利高效,让老百姓办事更加舒心便捷。

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红星新闻记者:

河南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可以说中国饭碗里有很多“河南粮”。请问河南将如何保持这种优势?

王凯: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中原熟、天下足。这个季节大家乘高铁一进入河南,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令人心旷神怡。每每看到这一景象,我内心最想表达的就是两个字“感恩”,感恩这片土地,感恩这里的人民。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近1/10的粮食、1/4的小麦,可以说,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丢也不会丢。关键是做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一体的文章:

一是向良田要产量。重点是把农田变良田。从2022年起,我们就在已经建成85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六化”要求,启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投资4000元以上。我算过一笔账,1500万亩示范区全部建成后,每亩可多打220斤粮、多收330元,1500万亩就是33亿斤、49亿元。2022年河南粮食产量1360亿斤,到2025年粮食产能新增100亿斤、达到1400亿斤是有把握的。

二是向良种要产量。老百姓讲,“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我们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3年有12个品种入选全国主导品种,成为入选最多的省份。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年产小麦种子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玉米、花生、芝麻等育种水平河南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

三是向良机要产量。目前河南全省拖拉机319万台,配套农机具728万台,都排在全国第1位,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四是向良法要产量。良种还要配良法才能获得高产。2023年,我们通过推广玉米合理密植、增加水肥、一喷多促等技术模式,全省多个玉米高产示范区单产突破2000斤,亩均增产25斤,总产增加19.6亿斤。

我们知道,做好“四良”融合这篇大文章,根本的还是要保护好调动好农民种粮积极性,我们将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工作力度,让农民种粮不吃亏、种粮有奔头。

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北京青年报记者:

现在各地都有非常多出圈火爆的文旅项目,能不能介绍一下河南有什么样吸引大家的文旅旅游资源和项目。另外,在提升游客体验和旅游质量方面,能不能介绍一下河南还有什么样的具体举措?谢谢。

王凯:

这个问题请张敏副省长来回答。

张敏(徐想 摄)

河南省副省长 张敏:

感谢您对河南文旅的关注和支持。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中原文化、黄河文化、根亲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都留下了宝贵的印迹。刚才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作介绍。

一是让文化遗产活化起来。河南积极打造文化遗产展示的新场景,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能够活化利用起来。近年来,我们重点打造的二里头夏都博物馆、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数字化展示、沉浸式体验、移动端传播,让文化遗产更好更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仕女手办等这些文创产品非常受大家欢迎。殷墟博物馆新馆近3000件珍贵文物今年首次展出,让大家通过这一片片的甲骨、一件件的青铜器更好地触摸历史。

二是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河南坚持守正创新,用现代元素点亮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的光彩。那些辉映古今的诗词、歌赋,已经创新为《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以及河南春晚一个一个出圈又出彩的节目,许多游客都慕名到河南来,学太极、练功夫,听豫剧、品名茶,穿汉服、赏牡丹,在隋唐洛阳城、在北宋东京城“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我们正在着力打造仰韶文化、夏商文明、华夏古都这些主题线路,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

三是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文旅一头连着“人间烟火”,一头连着“诗和远方”。我们在积极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注重展现底色,特别是我们有龙门石窟、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等这些传统景区,也有洛邑古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这些文旅新标杆,让大家在河南尽享人文之美;注重透出绿色,着力打造云台山、老君山等品牌景区,高水平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让大家在河南尽览山水之胜;注重传承红色,讲好革命故事,让更多年轻人在河南感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

各位媒体朋友,“老家河南”欢迎大家,去触摸中原大地的厚重,去领略父老乡亲的挚朴,去畅享大好山川的俊美,也去感受一下河南发展的脉动。我们愿意与大家携手同行,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提问(刘健 摄)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在黄河保护和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哪些考虑?谢谢。

孙守刚: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动员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5年来,河南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战略导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取得了重要进展,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是“安澜”。“黄河宁,天下平”。我们在建成501公里标准化堤防、98处控导工程,完成30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同时,还把“黄河装进计算机”,开展智慧预警和精准调度,统筹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高效处置各类风险。2021年战胜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最严重的秋汛洪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黄河长治久安。

第二个关键词是“水质”。我们大力推进黄河干支流水环境保护治理,深化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目前河南段94%的国考断面水质在III类以上,出豫入鲁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实现了“一河净水出中原,千回百转入大海”。

第三个关键词是“绿色”。我们在流域内率先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85家、绿色工业园区13个,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9年下降23.5%、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40.8%,产业含绿量更高了,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大幅提升。

第四个关键词是“美丽”。我们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成沿黄生态廊道1200多公里,绿化造林46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00平方公里。随着环境的改善,这里成为了全国重要的大天鹅越冬地,还有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等珍稀物种在这里繁衍栖息。目前的黄河河南段,一路繁花、步步皆景,欢迎大家沿着“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壮丽的黄河奇观。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守护母亲河、聚焦生态河、依托文明河、打造数字河、建设幸福河上持续发力,让沿黄人民更多分享黄河之利,更多感受黄河之美,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展现更大的河南担当。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南方都市报记者: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医疗需求大省。请问河南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有什么举措,下一步有什么考虑?谢谢。

马健:

感谢您的提问。如您所说,河南是人口大省,再小的民生事项,乘以一亿人,都是天大的事,特别是看病就医更是老百姓最揪心、最关心的心头事,对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三个层面系统发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首先是夯实基层,家门口看小病要“有”还要“优”。近年来,河南以“促下沉”为重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共组建医共体172家,实现县级全覆盖。实施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提升攻坚行动,为全省5.9万个村卫生室基本运行发放补助经费,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还实现了“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网底更加牢固。

其次是引进高端,省内看大病要“行”还要“省”。我们抓住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历史机遇,聚焦患者基数大、需求最迫切的肿瘤、心血管、神经、妇产、儿童等专科,争创了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引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392项,其中98项填补国内外空白,初步实现“大病不出省”目标。在这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建成后,2023年较2019年,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河南患儿门诊下降58%、住院病人下降66.8%,不仅患者诊疗费用大幅降低,家属陪护负担也大大减轻。

第三是培育顶端,创建医学高地要“强”还要“精”。去年以来,我们在医学科技创新上加快“谋篇布局”,频频“举棋落子”,整合省内资源推动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一体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全方位重塑河南医学科学创新体系。同时,全力争创国家中医类医学中心,同步建设中医药科学院,着力打造医学科学新高峰、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我们将始终把群众的心上事当做上心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打造医疗健康创新高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特别是发挥河南中医药资源优势,加强中西医协同、防与治并重,让老百姓尽量少生病、不生病。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刚刚王凯省长提到河南要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请问河南制造业都有哪些优势?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发力?谢谢。

王凯: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总台一直以来对河南的支持,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河南产业的一大优势就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41个工业大类中河南有40个,207个中类中河南有197个,河南的产业是众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支撑点和结合点。我们的目标是,加快建设“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的制造业强省。我们的发力点可以概括为“5”“6”“7”三个数字。

“五”,就是把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这“五基”作为重点,强化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仅2023年就突破“五基”技术50项,碳化硅新材料生产技术等打破国外垄断,到2025年有望再突破100项,推动更多河南产品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六”,就是把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这“六新”突破,作为抢占先机的战略选择,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洛阳中信重工通过智能化转型,生产效率提升了25%,能耗下降了10%,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目前,河南正在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和研发活动全覆盖,到2025年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100%。

“七”,就是把七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作为支撑,着力构建“7+28+N”现代化产业体系。“7”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8”是超硬材料等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N”是纳米材料、合成生物等专精特新细分领域。“7+28+N”链群已成为河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战场,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

此外,我们坚持项目为王,逐季开展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目前累计开展了12期,实施项目1.74万个,60%以上是产业项目。随着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谢谢。

寿小丽:

最后两个问题。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前不久,郑州开通了直飞卢森堡的航班,这也是卢森堡首条洲际客运航线。请问,河南在推进“空中丝路”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王凯:

这个问题请张敏副省长回答。

张敏:

感谢中国日报社长期以来对河南的关心和支持。我用三句话向大家作一个介绍。第一句是“一条航线”。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是河南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名片。自2014年6月开通以来,以郑州、卢森堡为“双枢纽”,通过一条航线,架起互联互通的桥梁,“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通达24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北欧的三文鱼、南美的车厘子、意大利最新款的时装,在入境郑州机场以后,12小时内就能分拨到全国各地;我们河南制造的智能手机、精密机械、美妆饰品等也能通过这条“空中丝路”走向世界。

第二句是“双向奔赴”。郑州、卢森堡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密切合作、共建共赢,货邮吞吐量分别跻身于全球40强和20强。利用“空中丝路”,河南也在积极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航空偏好型产业集群,汇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随着郑州、卢森堡旅游签证平台的高效运营、客运直飞航线的顺利开通,河南与世界的联通更加便利、交流也更加密切。目前已有19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河南,河南的企业也走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不久,“卢森堡文物精品展”在郑州精彩亮相,两地文物实现了双向交流。下个月,第二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将在卢森堡举办,两地正从“硬联通”走向“心相通”。

第三句是“四路并进”。河南依托“空中丝路”,大力发展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绸之路”,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形成立体开放新格局。中欧班列满载满回,形成联通40多个国家的国际物流网络。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年交易额突破2300亿元。我们正在建设的周口港等6个现代化港口,实现内河航运通江达海,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打造郑州至欧洲、东南亚更多城市的“空中丝路”,做强枢纽经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刘健 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州航空港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唯一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实验区,现在发展态势如何?下一步有哪些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谢谢。

王凯:

守刚副省长是郑州航空港工委书记,请他回答这个问题。

孙守刚:

谢谢您的提问。2013年,国务院批复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年多来,郑州航空港区从无到有,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5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4%。

一是聚焦枢纽。大家都知道,郑州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是全国综合交通大通道。郑州机场已开通全货机国际航线49条,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跻身全球40强;我们正在建设中的郑州国际陆港,按照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的目标定位,将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全要素、高能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具备保障中欧班列每年开行万列的能力;郑州航空港站率先开通高铁快运业务,跨境国际公路运输监管TIR(国际公路运输系统)车辆数占全国的70%以上。航空港区初步形成了航空港、高铁港、国际陆港、公路港“四港联动”大枢纽格局。

二是聚焦产业。2023年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5334亿元,构建起从关键核心元器件到整机的“芯屏网端器”全产业生态圈,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为引领的临空经济产业体系。我们将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百万辆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百亿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三是聚焦开放。航空港区已建成种类多、功能全、效率高的口岸体系,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新郑综保区绩效评估连续4年保持A类排名,进出口值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前列,去年排名第一。我们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加快数字赋能“软联通”,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今年一季度,郑州航空港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呈现出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强劲势头。郑州航空港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寿小丽:

谢谢王凯省长,谢谢各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来源:中宏网河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