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书”的回忆

编辑:王丽 时间:9/4/2024 5:08:50 PM 浏览:372

微信图片_20240904170559.jpg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听书”是老百姓主要的文化活动。

农闲时节生产队或几个生产队联合,请来说书的,连说几个晚上。

人们吃罢晚饭,掂着小板凳,围坐在一片空场上听书。

说书人多是残疾人,有眼瞎的,有腿瘸的,曹大嘴是好胳膊好腿但又能说书的。

曹大嘴书说得好,能说许多长篇故事,什么包公案,狄公案,七侠五义,烈火金刚等等。每到农闲,曹大嘴可忙了,这庄没说完,那庄就请。据说当时曹大嘴已经四十多岁,娶了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当老婆,引发了人们的许多感叹。

听说有说书的,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匆匆地吃完晚饭,女人们忙着收拾家务,男人们则掂着小板凳,早早地来到指定的空场上。那时的我还是个小孩子,用不着拿什么板凳,放下饭碗就跑。来到书场,已围坐了许多人,搬来石头坐在前面,等着开书。

在人们的企盼中,有人领着或牵着说书的走进书场。人们忙闪开一条道,像迎接贵宾一样迎接说书人的到来。“说书”的来到早已安排好的八仙桌旁,有人帮说书人收拾弦子、脚踏板等,倒上一碗茶,坐在旁边。

说书人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干咳两声,清清嗓子,说,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咱就开场了。说了又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然后才敲起梆子,“伊伊呀呀”地拉起弦子,书场上顿时一片寂静。比现在看电影、开会的会场都静,人们怀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心情,等着开场。

拉了一阵弦子,说书人唱了起来,高吭的唱腔,在寂静的夜里很是响亮。说书人先唱一小段简单的故事,那叫书篇,然后才开始入题。说刚才是说了一段什么什么的故事,下面咱书归正传,今晚我给大家说的是------

人们沉醉在说书人的故事中,随着说书人讲述的故事叫起好或鼓起掌来。说到凄惨处,说书人很会使用感情,唱得悲悲切切,唱得人们一片感叹,一片唏嘘,有的暗自啜泣。

时间在人们的沉醉中,不知不觉地过去,“说书人”说到紧要处,戛然而止,故意卖起了关子,来了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吊起了人们的胃口。人们就嚷嚷,“再来一段,再来一段,天还早着哩”!

这时,说书人端起茶缸喝了几口茶,又清清嗓子,干咳两声,在人们的叫好声中,敲起梆子、拉起弦子又唱了起来。

这种情况,一个晚上往往会出现几次。

直到深夜,说书人才刹住板,人们恋恋不舍地掂起板凳往家走,走着诉说着故事中人物的命运。

一连几个晚上,直到把整个故事讲完,“说书人”才到其他村上去说书。

有了大喇叭和收音机之后,中午十二点或下午五六时准时播出评书。那时经常听到的是刘兰芳的《说岳全传》,也有单田芳、袁阔成,后来又有了王刚。王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也着实吸引了不少人,可以肯定的说,那时听他说《夜幕下的哈尔滨》,比看他演电视剧的人还要多。

人们都在家里看起电视,说书的就没有人请了,“听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人们在听书过程中,被说书人带进那波澜起伏的历史故事中,感受着英雄与奸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和碰撞。

人们在听书中评判着历史,评判着人物,为英雄的不幸而扼腕,为奸佞的狡猾而愤怒,为“好人”的遭遇而揪心担忧,为正义得到伸张而拍手叫好。

人们在听书中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听书中继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那时的人们用这种质朴的方式表达着、抒发着他们最率直的、最朴素的情感。

听书,令人回味。

640 (6).jpg

作者简介

王海洋,男,河南遂平人。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理事、遂平县作家协会主席。在《河南日报》《散文选刊》等刊物发表过多篇作品。著有散文集《洁白的槐花》。

来源:遂平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