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原故事 守护文化遗产

编辑:李慧勤 时间:10/8/2024 9:10:15 AM 浏览:16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 王豪在观察夯土剖面。 受访者供图

刘晨芳在介绍书籍情况。 受访者供图

李可明在认真打磨陶坯。 受访者供图

左图 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玩。本报资料图片

右图 安阳殷墟博物馆“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上展出的刻辞甲骨。本报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年来,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我省积极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努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大批奋斗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第一线的文化工作者,正在共同书写着中原文化愈来愈出圈出彩的崭新故事。

  在八里桥探寻夏文化

  □本报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10月7日,方城县八里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豪早早来到了工地。他说:“趁着现在天气好,得抓紧干活儿。”

  从2022年9月来到八里桥遗址考古发掘工地,王豪已经在这里“蹲”了两年。

  2020年“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这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后,又一项事关夏文化研究的重大工程。王豪成为项目中的一员,他说:“我能亲身参与其中,这是时代对我的眷顾。”

  2022年,方城八里桥遗址纳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选派王豪负责现场考古发掘工作。王豪说,他第一次来到八里桥遗址时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八里桥遗址经过多次勘探,确定遗址规模很大,是夏代重要的聚落遗址。忧的是遗址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当时中北部被占压,南部可供考古工作的区域并不是很大。

  2022年10月22日,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考古队选择遗址临近潘河地势稍高的区域进行发掘。经过发掘,重新确定了遗址的南部和西部边界,确认遗址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同时在潘河东岸也发现了大面积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在遗址内部发现了类似于二里头遗址的多网格布局,初步推断遗址存在夯土建筑区和手工业区。发掘了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墙垣和道路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绿松石嵌片和冶铸铜遗物。

  采访中,王豪讲述了一个考古发掘中的细节:由于是第一次发掘二里头时期的夯土,夯土的确认过程非常谨慎。当时用手铲刮平面觉得非常硬,土质较为纯净,明显受过夯打,但夯窝不像商周时期那么明显。后来专门邀请发掘经验丰富的马俊才老师到工地现场指导,最终确定这里是一处大型夯土基址,勘探发现的灰黑色硬土则是处理地基时的垫土。

  八里桥遗址在夏代的社会环境中是如何形成的?其功能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定性、定位?2024年9月13日,八里桥遗址考古成果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平台发布:八里桥遗址是为二里头王都提供资源转运与控制的重要枢纽,为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这是对我们两年来工作的认可,也是我们深化八里桥遗址考古工作的新起点。今后将在田野考古科学化精细化发掘的基础上,开展多学科研究,在有限的发掘面积内最大化地提取信息,以更好地阐释八里桥遗址。”王豪说,夏文化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他将继续为之贡献力量。

  用书籍赓续中华文脉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杜军

  “当我听到3000本《岳南大中华史》几分钟内被抢购一空时,高兴得都蹦了起来。其中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终究是我们和作者主动营销的结果。”河南文艺出版社编辑刘晨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岳南大中华史》是《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之一,作为责任编辑,她参与了此书出版发行的全过程。

  《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大型丛书是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策划、设计和推动,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负责实施的全媒体重大出版工程,包括文明之源、文化经典、文化名人、文化创造、文化黄河、文化传播6大版块,旨在梳理中华文化源流、弘扬黄河文化精神、促进中华文化复兴。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且长期处于历史舞台的中心,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进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研究的重镇。“如何让河南的考古成果和文物资源‘活’起来,走出围城,走向公众,是《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出版的目的之一。”刘晨芳说。

  “这也对丛书的出版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基础,还要善于运用大众传播手段。”刘晨芳认为,丛书首先得专业,要有学术规范;其次是要懂得传播规律,语言要深入浅出,让读者感到有可读性。

  在信息时代,出版生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全媒体出版、全网络传播、一体化发展,实现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出版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刘晨芳说,《岳南大中华史》作为《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的重点图书,在营销上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我们通过直播间、头部达人带货、网店代销、淘客分销等,多措并举,全力布局新媒体宣传营销,增加了图书销量,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作为责任编辑,刘晨芳还亲自上阵直播卖书。“我真心希望《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有更广泛的阅读人群,使读者能够从历史中求真,从艺术中审美,从文化中向善。”刘晨芳表示,寻根铸魂,赓续文脉,更好地传播文化,是她作为出版人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

  下一步,刘晨芳正在积极谋划《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中《韩愈传》的编辑出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好声音”,她一直在路上。

  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本报记者 张魏

  10月7日,李可明跟随中央美术学院“瓷名远播——名窑的创新与传播研修班”课程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器型和纹饰多样的陶器前驻足良久。

  李可明是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终日和汝瓷打交道,为何对年代跨度如此久远的陶器产生强烈兴趣?

  李可明解释:“现阶段我们主要研究宋代汝瓷,但往前溯源,才能更好复原宋代的生活场景,辅助产品的研发创作。此次来二里头,让我从考古学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脉络。”

  设计专业出身的李可明,出生于汝瓷世家。在清华大学系统学习陶瓷的相关课程后,他才终于知道了自己所掌握这门手艺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渊源。他暗下决心,别浪费了自己手上的传承。

  但在李可明开始着手开启自己的汝瓷事业时,这个经历了数百年浮沉的领域,又一次处在了落寞时期。“老一辈大师年事已高,第二代从事者少之又少,并固守着那些古老器型的仿制工艺,极高的价格鲜有人问津。”李可明说。

  思想的转变是个痛苦的过程。“只做复制品和仿刻已经跟不上市场变化。”李可明认为,要想让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不同维度的时空焕发新的生机,必须和现代生活产生联系,他希望做出的产品既让“50后”喜欢,也让“00后”喜欢。

  2017年,“汝山明”汝瓷美学品牌创立。在李可明看来,以“古为今用”为己任,用千年汝瓷文化表达时尚,不仅是探寻古今生活美学的方式,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汝瓷之美。

  李可明带领团队不断探索,依托汝瓷近千年沉淀的技艺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在设计上紧扣汝瓷深入人心的天青色,提炼宋韵之美。不仅包装的图样设计是在查阅无数宋版古籍的基础上,用符合当代审美的设计语言进行优化,而且还重新设计制作了一套专属字体系统。2021年,李可明的《汝窑瓷器与创意包装》项目荣获国家精瑞科学技术奖。他创立的“汝山明”品牌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德国红点奖的汝瓷品牌。

  “融合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国际化的审美视角,让汝瓷呈现出更多可能。”李可明说,去年“汝山明”的“茶叙杯”被选为中法两国元首广州非正式会晤的茶叙用杯,获得外宾和艺术家们的连连称赞。今年“汝山明”汝瓷又走进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展区,“在巴黎这座艺术与时尚的交会点,有一抹来自东方的天青色华美绽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技艺,而是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对于当下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来说,有新意的设计开发和品牌化能助推非遗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李可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