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丨马街书会700年,跟记者体验一场麦田里的国家非遗

编辑:李慧勤 时间:2/12/2025 9:07:54 AM 浏览:24

 

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书会友,以曲传情。

  2月10日,正月十三,河南宝丰县马街村的百亩麦田人头攒动、曲音不断。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在此响锣开腔。

  “往年会期经常遇到雨雪,今年赶上好天气。”64岁的刘秉利支好摊位,打起简板,唱起了拿手的河南坠子。从艺50年,刘秉利为参加这次书会,推掉了商业演出,专门从200公里外的原阳县赶来。

  马街书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正月十三举办,吸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大家负鼓携琴,顶风冒雪,在麦田中亮书献艺、会友传情。

  这边河南坠子还未唱完,那边平调三弦书又起。15岁的郭润家童稚未消,和老师傅们拉唱得有声有色,“我从小在马街书会听曲。希望早日出师,把这门非遗技艺传承好。”

  书会现场,河南坠子、天津快板、京韵大鼓、山东琴书,数十种曲艺曲种同时上演。扒着密不透风的人群,观众李胜付听得如痴似醉。“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赶这趟会,值了!”年过七旬的他,蹬了近3小时自行车来到现场。

  笑语江南客,无声塞北人。宝丰有相会,马街赏书琴。记者穿行麦田,但见民间艺人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搭班,打起竹板,拉起琴弦,尽是南腔北调。

  当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也来到现场助兴。81岁高龄的她,刚从山东胡集书会赶来,又在马街书会开腔。一段《岳飞传》,仿佛招来千军万马,听得场下叫好连连。

  “1981年我首次到访马街书会,便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年,我来书会已不下20次。”刘兰芳说,作为老面孔,担心观众生烦,看到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感觉就像回到娘家一样。

  作为“年市、社火、庙会、灯会等”庆祝活动的特色举办地,马街书会进入春节申遗文本。今年书会以“守望说唱,情系万家”为主题,共设置17项活动。据统计,登记的到会艺人达1915人,共设536摊(棚)。

  傍晚,艺人们收拾齐整、陆续离场,马街的麦田也复归平静。这里,踏过的麦苗不久后会再次破土,如同传统曲艺的种子从乡土生发,又将茁壮地拔节向上。(张文豪)

07a01863d82d4c96943c2f712b965950.jpeg

  马街书会现场。郭东伟 摄

76b946a38b7641708a5af5992fc6d1c7.jpeg

  民间艺人在书会表演。张文豪 摄

7eca5ba58fb14770993ddc0a9bc6dc71.jpeg

  民间艺人在书会表演。张文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