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期间,遂平县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迎新春文化志愿者文艺演出、文化合作社形象展示、广场舞大赛、民间社火大赛相继成功举办,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带来了一场极具特色的文化盛宴,共同欢度元宵佳节。
经过几天的筹备和预赛,正月十五的重头戏在热闹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上午9点,民间社火踩街巡演活动正式开始,各乡镇(街道)的民间故事代表队分东西两线,在建设路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巡演之旅。率先登场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遂平大铜器表演,只见表演者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大小各异的铜器,动作整齐划一,节奏明快有力。大铜器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雄浑,如同一首震撼人心的交响乐,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围观群众和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记录下这精彩瞬间,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随后,舞龙、舞狮、竹马、旱船、秧歌等民间社火表演依次亮相,让市民和游客大饱眼福。
下午2点, 遂平县2025年元宵节民间社火展演暨第三十五届民间艺术大赛活动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行,经过两天预赛初选出的14支民间艺术代表队参加决赛。广场内人头攒动,欢声鼎沸,现场暖意融融,映衬出一派红红火火的节日景象。演出在气势磅礴、震彻云霄的鼓乐表演中拉开序幕。随后,铜器、舞狮、旱船、民间故事、民间社火、秧歌、鼓舞等14个节目依次登场。演出现场,锣鼓声震耳欲聋,彩旗迎风招展。队员们身着盛装,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踏着欢快的鼓点尽情表演,用他们的热情和精湛技艺展现着传统社火的独特魅力。锣鼓队员身着红黄相间的传统服饰,手持鼓槌,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敲击出震撼人心的节奏,以饱满的热情、刚劲有力的敲击,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为观众送上了一场气势恢宏,酣畅淋漓的锣鼓表演盛宴。舞狮表演以灵动的身姿成为焦点,两只金狮在锣鼓声中腾跃翻滚,时而摇头摆尾逗趣,时而昂首挺胸显威,威武的雄狮英姿勃发,时而上下翻腾,时而跳跃、奔跑,演员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精湛娴熟的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划旱船、秧歌表演,演员步伐轻盈欢快,轿帘随风轻扬、憨态可掬的形象,引得观众笑声连连,为活动增添了无限欢乐。腰鼓、铜器表演,演员们个个热情高涨,精神焕发,伴随着欢快的鼓点和优美的曲调,步伐统一,手中的彩绸飞舞、彩扇翻腾,映衬着一张张笑脸,体现了人民淳朴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扮相诙谐夸张的社火演员尽情舞动,步伐轻盈,身姿绰约,在展示中传递对新年的美好愿景。展演现场,观众或拿出手机记录这美好瞬间,或抱起孩子共享这欢乐时光,演员们神态各异的扮相和精彩绝伦的表演,博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艺术中心广场活动现场,还同步开展“趣味猜灯谜 欢乐过元宵”活动,邀请群众共同参与,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猜灯谜现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一条条写着谜面的纸条悬挂在公园内,随风飘动,宛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灯谜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化、生活常识、趣味成语等多方面,既具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广大群众穿梭在灯谜之间,驻足思考,热烈讨论。猜对灯谜的居民和游客还能获得精美礼品,大家兴致勃勃,欢声笑语。紧挨着猜谜现场还有图书阅读区,不少小朋友和家长津津有味的翻看图书。
大赛结束已临近傍晚,此时1955工业文化创意园的非遗展示区仍然热闹非凡,除大铜器外遂平县还有4项省级、24项市级非遗项目,此次非遗展区展示了彩编、剪纸、面塑、桃符等10余项省、市非遗项目。手工艺人们现场制作,向观众展示非遗技艺的魅力,不少游客和小朋友都被吸引过来,亲自体验非遗制作的乐趣。
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兴奋地说:“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热闹的社火表演,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这个元宵节过得太有意义了!”
活动主办单位表示,举办此次民间社火展演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希望通过非遗展示和文化交流,提升我县的文化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遂平县的文化。
此次多彩非遗闹元宵活动,不仅让广大群众和游客在欢乐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也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了主客共享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