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春管关键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家、省派科技特派员王恒亮带领技术服务团队深入遂平县和兴镇、常庄镇等地麦田实地查看苗情,为农户提供精准技术指导,确保小麦丰产稳产。
深入田间精准研判苗情,现场开出科技“良方”。
当前,小麦进入拔节孕穗期,正是决定产量的关键阶段。王恒亮一行走进麦田,俯身查看小麦长势,仔细测量株高、观察叶色、清点分蘖数,并拨开土壤检查根系发育情况,发现大部分麦田整体长势良好,群体结构合理,但部分地块因前期降水不均,土壤墒情不足,个别田块已出现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初期症状。针对发现的问题,科技特派员团队现场“把脉问诊”,开出科学管理“药方”: 一是科学灌溉,确保墒情。对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建议农户抓住近期晴好天气,及时进行小水细灌,避免大水漫灌,确保小麦拔节孕穗期水分需求。二是绿色防控,精准施药。针对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对已发生病虫害的地块,科学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施药时间,减少农药残留,保障小麦品质。三是精准施肥,促弱转壮。对长势偏弱的地块,增施速效氮肥,促进苗情转化;对旺长麦田,适当控肥控水,防止后期倒伏。同时,结合中耕除草,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逆能力。
科技赋能,农户吃下“定心丸”。
“专家来得太及时了!以前种地全凭经验,遇到问题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了科技特派员的指导,啥时候浇水、打药、施肥,心里都有数了,今年丰收变得更有底气!”和兴镇种粮大户刘国富高兴地说。像刘国富一样,许多农户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掌握了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对夏粮丰收充满信心。
持续服务,科技护航粮食安全。
此次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是遂平县抓实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也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举措。科技特派员团队将与当地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定期开展苗情监测、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通讯员:刘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