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编辑:冰哥 时间:7/31/2015 11:49:55 AM 浏览:2355
大多数企业家习惯以“管住人”为目标,只要看到员工在规规矩矩的呆在公司,管理任务就算完成。因为我们最害怕的是员工不努力、乱来,所以为了预防这一点,我们就用一些能够看到员工正在努力的或没有乱来的制度来证明一切良好,至于员工“努力”过后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那就不在管理者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提醒中小企业注意:如果你想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那么,你就去做规范化管理,因为管理能够为你堵住很多漏洞;如果你想把一个企业搞垮搞死,那么,你也去做规范化管理,因为管理本身就足以把你拖入生死一线的边缘!一个管理人员深信集体工作:他把自己看作是他那个团体的“第一号”,有意地将他的部分责任分给他的团体成员。另一个管理人员则喜欢发命令,对职工的要求首先是纪律。



当然一个企业常常规定了他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原则,这是要使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有统一的管理风格。



在下面的表里列举了最重要的管理方法的核心思想。与管理原则无关的是:每个管理者首先必须进行自我安排。



分权就是转交责任,一个上级不是什么决策都自己作,而是将确定的工作委托给他的下级,让他们有一定的判断和独立处理工作的范围,同时也承担一部分责任。提高下级的工作意愿和工作效率。因为参与责任提高了积极性。上级可以从具体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多投入本身的领导工作。



最高领导不埋头在办公室里而尽可能经常地让下属看见他--就像“漫步”那样在企业转悠。企业领导从第一手(直接从职工那里)获知,职工有什么烦恼和企业流程在哪里卡住了。而且,上司亲自察看工作和倾听每个职工的话对职工也是一种激励。



上级把要得到的结果放在管理工作的中心。在目标管理中给定的目标。像目标管理一样,更多的工作意愿和参与责任。但在结果控制时不一定要评价一个下属,而可以是一个部门或他所从属的一个岗位。



上级给出一个他的下属要达到的(上级)目标。例如目标为:销售额提高15%。各个部门的下属要共同确定达到这目标应该完成的(下级)目标--提高产品销售。上级则有规律地检查销售额变化的情况。像分权管理和例外管理一样:提高工作意愿和参与责任。此外,下属们共同追求要达到的目标,促进了团体精神。



下级参与有些问题,尤其是与他本人有关的问题的决策。例如调到另一部门或外面的分支机构任职。当对重要问题有共同发言权时,职工不会感到被“傲慢”地对待了。比如他们可以认识到调职的意义和信任其理由。这样做可以提高对企业目标的“认同”。



对确定的企业流程进行管理。把企业作为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就像一个电流调节系统似地运行。对那些不断重复的活动有许多规定和指令(例如机器的开和关、更换和维修)。因此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工业企业。将所有工作过程组织成通畅的流程。许多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领导者所要注意的只是,不要使企业内太“官僚主义”。



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原则,讲话单刀直入。如果你对某位下属的工作不满意,就不该马马虎虎――你必须表达你的感觉,必须刚人并济。换句话说,你必须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现代市场竞争亦如古之兵战。我们管理者必须懂得人是世界上最富感情的群体,人性化管理是管理者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在温馨友爱的集体环境里,由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容忍,使人产生愉悦、兴奋和上进的心情,工作热情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相反,一个人生活在冷漠、争斗和尔虞我诈的气氛中,情绪就会低落、郁闷,工作热情就会大打折扣。



然而人性化管理不是简单的“打成一片”或者“恩威并施”就能实现的。人性是极为复杂的。任何一个人,人性都有两面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企业内外无规矩不成方圆,行之有效的制度,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而人性化,应该成为一种企业管理制度的润滑剂。泰罗制式的“管、卡、压”管理并不完全错――因为没有纪律、没有约束、没有惩罚,就会没有管理,也没有效率。列宁当年正是从一分为二的角度肯定了泰罗制中合理的内容。教育专家强调“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笔者则认为“没有惩罚就没有管理”。



所谓“管理无情人有情”,这话很适合在中国讲。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必须制度化、理性化就好,中国人是讲人情味的,中国的企业也需要刚柔并济,在理性中多一些感性,在制度中多一些人情关怀。这同样是对公司老板的考验,你能否管理好不同阶段的员工,直接决定了你的公司能否长久立足。管理是一门艺术,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公司老板来说,迫切需要学习的是:如果与员工一起成长。



人性化管理,其实就是让我们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













本站网址:http://www.china-train.net

(转载务必加上此链接)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