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第22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4)在北京落下帷幕。本届有来自20个国家的千余个服装服饰品牌参展。据现场数据统计,为期4天的展会,接待专业观众9万多名。
不过与红火展会表面相对的是近期国内多家服饰类上市公司发布的2013年度的业绩公告,一系列糟糕的数据表明服饰业大环境仍然呈现萧条的局面。服装类上市公司中七成企业净利润下滑,曾经叱咤整个中国市场的运动品牌普遍业绩惨淡,多家男装企业净利更是无一增长。
早在今年2月中纺圆桌论坛第九届年会上,CHIC主办单位之一——中国服装协会协会副会长王茁谈到对中国服装行业形势的认识时就表示,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正步入一个调整转型、创新改变的关键时期。
某种程度上讲,专业展会是行业状况的晴雨表。由于成本上升、渠道变迁、互联网等新兴渠道对原有渠道的冲击,国际品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加剧了国内服装行业竞争,中国服装业发展模式由以往的外延式扩张向内生性增长转变。这给中国本土的纺织服装展会提出了应变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
中国本土展会如何破题
在此行业形势与市场大背景下,以“力行”为主题的CHIC2014积极拓展服务新功能、创造展会新价值,通过“全渠道”、“全资源”、“全模式”的视野构建商贸和产业协作平台,为品牌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市场开拓提供有力支持。
作为服装业上游的intertextile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动作更大一些。早在去年6月份,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组委会就在官方网站刊出了一则公告,宣布该展会将从北京移师上海举办。主办方欲以此进一步发挥展会引领市场、回归市场、催生商机的作用。
intertextile中国国际面料(春夏)博览会移师上海,赢得了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众多国内纺织竞争力500强企业的积极响应。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版图中,长三角区域的优势和重要性毋庸置疑。长三角作为国内纺织服装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已形成了多个纺织服饰产业集群地。作为我国传统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长三角地区产生了许多本土品牌。展会搬迁后,江浙沪以及南方众多品牌商家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仅提供了与国际商家对接机遇,还能扩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为展现企业综合实力提供便利。
事实证明,主办方的行动见到了成效,3月初举行的春夏展会吸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家参展商,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国际化的一届博览会,海外展商数量比往年更提高了11%。
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今年迎来了20岁生日。作为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专业面料展会,依托中国纺织服装行业 20 年的快速发展,以及行业办展优势和国际国内知名联合团队的专业化市场运作,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从成立之初只有40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每年春秋两季的展出规模已超过20万平方米。
中上游贸易展,趋向系列化与精品化
3月31日至4月2日,亚太区皮革展——原料及制造技术展及时尚汇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同时迎来其30周年的庆典。上下游贸易展会的配置是亚太区皮革展的主要特色。本届展会迎来1700位参展商。作为亚洲数一数二的时尚配饰展,今年“时尚汇集”展现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482位参展商的新品。
亚太区皮革展的起源要追溯至1984年,当时香港国际皮革展的主办单位香港贸易展集团由Derek Dickins领导,他预计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的鞋履和皮革产品生产重地,皮革业长远来说亦会迁移到亚洲。
在主办方看来,作为一个皮革展能成功迈入30周年,反映了产业对上游的刚需:一方面,展商展示生产程序各阶段所需的各式各样产品,供买家亲身接触、研究和讨论;另一方面在于面料的特性,皮革是需要亲身触摸和嗅过才能鉴定其质料、颜色和纹理,单凭照片无法判断产品的品质。同时主办方认为,亚太区皮革展不只服务皮革业,更是业界的重要一份子。因此展会每年除了有一系列全面的买家宣传计划,更有传媒宣传活动丶展会影片丶新闻发布会及主办单位不断搜集资料,保证跟业界与时并进。
同为专业的面辅料展会,与亚太区皮革展同期同地举行的第八届香港国际内衣泳装展-原材料-品牌加工(Interfilière Hong Kong)规模要小得多,参展商数量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
不过本届展商数量保持稳定,参观的专业观众达3200人,中国买家的数量居于首位。
Interfilière展会走的是精品路线。主办方欧罗维特公司每年在巴黎、香港和上海举办四次的Interfilière展会,为全球内衣及泳装业起到指导作用。欧罗维特内衣泳装部负责人Tayade Reynies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比较Interfilière系列展的在三地定位及作用,她表示,欧洲市场上中高档内衣品牌有400多个,而亚洲地区这样的品牌只有15-20个,说明香港国际内衣泳装展作为商贸平台仍有发展空间。
下游展整合资源,拓展商贸平台功能
2011年是巴黎时尚展会的大变革之年:曾作为欧洲主流展会之一的具有50多年历史的巴黎女装成衣博览会(PRET A PORTERPARIS),最终在巴黎展览局的协调下并入曾被视为边缘展会后来却声誉渐涨的谁是下一个展会(WHO’S NEXT),后者自1994年创办以来,被誉为“国际时装流行趋势的实验室”,因其聚集了代表前卫设计、国际知名、高档的时装品牌。合并后的展会在WSN会展公司团队的整合下于2012年1月21日至24日以全新姿态亮相巴黎凡尔赛门展览馆。整合后的展区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6个,每个展区各具特色,分类细致。
与巴黎女装展的合并不同,全球首屈一指的男装展会Pitti Uomo近年来把其展会延伸到女装领域。今年1月7日至10日,第85届PittiUomo展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本届Pit t iUomo男装展有1047个品牌参加,同期举行的Pitti W女装展的参加展示的有73个女装系列。
展会聚焦于国际性,近四成的参展商来自超过30个国家。展会主办方 Pitti Immagine公司高层强调,成衣时装品牌在亚洲的中东的销售额接近六成来自男装。男装市场日渐重要。
专业展会能否面向普通公众
展会的变革源于市场和品牌需求。著名的潮流品牌展会Bread & Butter准备掀开全新一页。今年该展会仍然是在柏林举办,但从7月这届开始将引入面向普通公众的概念。
展会创始人兼总裁Karl-Heinz Müller在一封信中描述了时装市场的局势以及电子商务的日趋重要。 Bread & Butter虽然于2001年诞生在科隆,但Karl-Heinz Müller表示该展会仍然会留在柏林(它与滕珀尔霍夫机场的首期租约为10年)。 对于时装市场,他同样提到连锁店的重要性,这与10年前Bread&Butter展刚推出时不可同日而言,还有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它使到品牌集合店成为了试衣间。Karl-HeinzMüller表示:“事实是只有传统零售商能够在市场上推出品牌。”
对于专业时装展会的前景,他表示:“我们已经决定将行业链的最后一个参加者纳入,这就包括最终消费者。我们深知这不会是一个简单任务。我们预期会有强烈的异议,这正如我们以前离开科隆前往柏林一样。”
上下游结合,展会规模化是趋势
据悉,intertextile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主办方准备将于2015年全面移师到位于上海市虹桥商务区德尔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该会展综合体全部落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新展馆的启用,将吸纳更多企业的加入,展出的产品类别更加丰富,商贸功能将更加凸显。同时,为了有效地衔接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明年,春夏家纺展及纱线展也将与春夏面料展同期同地举办,无疑三展联动将聚焦更多的行业目光。
那么,下一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5)是否会像intertextile展那样移师上海,如何实现分季举办成为关注该展业内人士的悬念。
综观全球纺织服装贸易展会中,著名展会无不是通过整合资源拓展商贸平台功能保持了自身特色并走向可持续发展,在此思路方面,也留给中国本土展会主办者以一些思考。
延伸阅读
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服装行业继续保持整体增长态势,不过增速明显趋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3年来,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量增速从2010年初的17.68%,降至2013年12月的1.27%。2013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量增速较2012年回落4.93个百分点,较2011年回落6.87个百分点,较2010年回落17.3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渠道变迁、互联网等新兴渠道对原有渠道的冲击,国际品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加剧了行业竞争,服装业发展模式由以往的外延式扩张向内生性增长转变。从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部分主流服装公司面临库存加剧、增长乏力的挑战。男装品牌终端销售压力仍较大,加盟商订货积极性较差,整体渠道处于调整阶段。休闲服渠道库存清理较彻底,订货会降幅将逐步收窄,整体渠道数量有所下降,行业调整趋于尾声。申银万国研究报告指出,品牌服装依靠开店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市场细分化和渠道多元化是未来发展方向。王彤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