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袖珍《论语》
●徐永鹏
在我收藏的上百本古书中,有一本书尤为我所喜爱。此书是清朝出版的《四书五经义大全》之卷三《论语》,书长7.5厘米、宽5厘米,比普通的火柴盒大一点儿。书共30页(正反,相当于现在的60页) 。每页约有540字, 全册约32400字,共有文章66篇。此书是用白宣纸石刻印刷,字体细小如蝇,每字只有一毫米大,但字体清晰, 反映了清代中后期高超的印刷技术。
书中每篇文章前均无作者,只有题目,如《克己复礼为仁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义》等,每文都是对《论语》中孔子话的论述,从内容上看可以说是一部研究《论语》、阐述孔子哲学思想的著作。经有关人士鉴定,认为此书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出版的,是科举考试作弊用书。此书无论从书的内容、形体、印刷技术来讲,都是一部富有收藏价值的书。
据了解,清代袖珍书、微型书最早被人称为巾箱本。所谓巾箱,即古代书生放头巾的小箱子。明、清时代,科举制度盛行,成为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书生们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谋求科考及第。巾箱本就是被考生藏在袖子里用于作弊的。目前,国内发现的这类作弊本有七八种,较珍贵的一册是现藏于南京江南贡院的《五经全注》袖珍本,长7.2厘米、宽5厘米,全书2.16万字,被誉为“压库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