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俊峰:思念衍生“邮”情

编辑:mquzbbg 时间:7/31/2015 4:43:04 AM 浏览:1784

痴迷邮票收藏30年,创建“天中集邮群”

法俊峰:思念衍生“邮”情

法俊峰:思念衍生“邮”情 

法俊峰与他的多部邮集。

●晚报记者  李  杨     实习生  赵亚晨  文/图

 

集邮是全世界影响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收藏活动,与体育、旅游并称为世界三大爱好。邮票作为收藏品不仅是国家名片的象征,而且是记载一个国家所处时期政治生活、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的微型百科全书。集邮已经从一种兴趣,变成了一种学问和投资。通过集邮,可以使收藏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43岁的法俊峰是中国医学集邮研究会会员、原地封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自从1983年接触邮票开始,他就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集邮。30年来,他已经收藏了邮票以及实寄封、首日封等种类繁多,样式精美的邮品,在我市集邮界广负盛名。

 

创建“天中集邮群”

 

昨日,记者在市平等路四巷法俊峰的家中看到,客厅的实木桌子上,码放着一叠叠整齐的集邮册。桌上摆放的镊子、放大镜、量齿尺都是法俊峰日常研究邮票、邮品的重要工具。

“我几天前在苏州刚参加完中国医学集邮研究会回来。”法俊峰告诉记者,30年来,他不仅收藏了许多珍贵的邮票、邮集,而且结交了许多邮友。珍品收藏包括东北人民抗日救国个性化邮票、中国梦邮票、徐悲鸿《奔马》极限片、《神州画韵》邮集、《邓小平》邮集等。其中,《邓小平》邮集在2009年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河南省集邮展览”中被评为铜奖,《神州画韵》邮集在2012年三门峡市举办的“沿黄九省(区)集邮展览”的97部邮集中,脱颖而出获得铜奖。

为了更好地与同行交流,今年,法俊峰还创立了“天中集邮群”,目前已有100多名集邮爱好者申请加入。

 

思念衍生的邮票情

 

法俊峰9个月大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不得不将他送到乡下外婆家生活。他13岁回到市区,在市回族小学上三年级。法俊峰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了将近13年,虽然他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回到父母身边,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他却放不下外公、外婆。知道外公、外婆特别思念自己,法俊峰就经常去中山街邮政所寄信。外公、外婆不会写字,一直没有回信,但这却是法俊峰第一次接触邮票。小小的邮票千变万化,上面竟有许多法俊峰没见过的风景、不知道的奥秘,法俊峰不禁对集邮产生了兴趣。

“我收集到的第一张邮票是用自己喂的金鱼换的。”法俊峰告诉记者,“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喂了几条金鱼。有一次,我看到同学拿了一张金鱼邮票,非常好看,就用自己喂的金鱼和他交换。”

1990年参加工作以后,法俊峰正式开始集邮。为了更多地了解和收集邮票,法俊峰订阅了许多与集邮相关的报纸和杂志。从此之后,邮票便成了法俊峰生活的一部分,集邮被他当成了事业。

 

   信件传递的“邮”情

 

法俊峰告诉记者,他不但集邮,还做些与集邮相关的研究。目前,法俊峰已经写好了《首日实寄封的种类和意义》、《集邮的意义》的初稿。《集邮二三事》、《我与牛群的“邮”情》也都在报纸上发表。

说到牛群这位特殊的邮友,法俊峰变得兴奋起来。1993年3月,《集邮》杂志上刊载了一篇牛群的文章,他就按照邮文图片的地址给牛群写了一封信,很快,他就收到了牛群寄来的签名封片。从此,他与牛群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到2000年春晚期间,法俊峰每年都会收到牛群从春晚直播现场寄来的拜年封和拜年卡。

同样用写信这样的方式,法俊峰陆续结交了郭润康、胡少吾、孔浩鸿等邮界名人。

“我的邮票大部分是邮友寄来的,一年当中,我至少有300天会收到邮友寄来的信,一天多则40封,少则3封。每收到一封,我就会在本子上做一个记号。等到我有邮品时,就会按照记号一个个回寄过去,这叫有来有往。”法俊峰笑着说,“集邮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我会把这项工作开心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