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三级联动、1.2万名党员干部、当村官、8月底入村到位……为扶贫,河南真是下大力气了。本月省市县三级将派出1.2万名干部下村帮扶,而这一数字几乎是过去4年派驻干部的总和。1.2万名干部中,省直机关派出了221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驻村。
三级联动、1.2万名党员干部、当村官、8月底入村到位……为扶贫,河南真是下大力气了。本月省市县三级将派出1.2万名干部下村帮扶,而这一数字几乎是过去4年派驻干部的总和。
1.2万名干部中,省直机关派出了221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驻村,8月21日至22日,这些省派第一书记已进行了任前培训,本周将全部进村到位。“第一书记”都培训点啥?他们是谁?
【现身说法】去基层锻炼是为升迁做准备?
周迪克(右)向阎郑建“取经”
“万人迷大叔吴秀波”主演的《马向阳下乡记》,去年风靡至今。吴秀波将省重点扶贫对象大槐树村的“第一书记”演出了温暖范儿、魅力范儿。此次,河南省史上最大规模的“第一书记团”出征扶贫攻坚战刚刚打响。时话君怎能不关注?
8月21日~8月22日,对于很多人说,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但对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委书记周迪克来说,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与蜕变。他与其他220名省直机关派出的副处级干部一起,进行了两天的集中培训与学习。
虽然还未下村,但周迪克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21日一大早,顾不上送7岁的儿子去学校。就早早赶到集中培训会场。周迪克坦诚,接到通知并没有多久,对于这次驻村,他一点也不惊讶。很多人听到要去农村2~3年,第一反应是会不会太苦。
周迪克说,他不在乎这些,就想到农村踏踏实实做点事。
很多人认为,干部去基层锻炼是为以后的升迁带来帮助?
周迪克笑了,在他们单位确实没这个说法。因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个临床一线居多的业务单位,承担的是全省老百姓健康的重任。这种踏实、付出,相信也是这个单位一种骨子里透出的气场。所以,在很多人认为下基层锻炼是为了升迁的时候,单位人说的更多是能够在农村的一线发展上尽一份心力,会更有意义。
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周迪克记了满满的笔记。
他严严谨谨、认认真真的像一个听老师讲课的好学生,不舍得漏下一个知识要点。
【培训了啥】现场看《第一书记》微电影
两天的集中培训,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要点”?周迪克说,培训的内容很丰富,涉及方方面面。
河南省扶贫办、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卫计委艾防办等各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及前几任有经验的“老队员”,都来到现场。从政策到细节,从经验到做法,将驻村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等说的很详细。
据了解,此次干部的选拔相比以前,不仅要求更严格,任务也更重。
首先在选人上都有两条红线,一是副处级以上;二是不超过45岁。
河南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副处级以上的干部,本身能力很强,再加上年轻,脑子活、创意多,体力、脑力都能跟得上。这更加说明了此次派驻工作的艰巨性和誓要脱贫的决心与力度。
除了大家现身说法的培训,现场还演了一场电影。
周迪克说,他印象很深刻,也很感动。《第一书记》这部微电影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描写和塑造了一位扎根在农村的一位第一书记的故事,一位真正的第一书记,在村子里,踏踏实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特别是他力排众议为一位白血病患儿治病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大家看完电影后,集体沉默了好久。”
相信大家都在思考,怎样在农村一线真正做到“第一书记”。
【下村准备】向前任”第一书记“取取经
本周,按照省里的安排,第一书记将全部到位。24日下午,时话君见缝插针找到了周迪克。
“再晚一些,我就下村了。”周迪克笑道。时话君的这次采访,算是“突然袭击”。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周迪克正拿着笔记,跟一旁的同事在热烈交流着什么。
原来,这位同事不是别人。正是省里第二批派驻下村的“第一书记”,也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离退休处处长阎郑建。3个月前,阎郑建刚刚结束3年9个月的“驻村”生涯回医院。
“我要好好取取经。”周迪克说,21日~22日两天的集中培训后,很怕自己的准备工作不够。这两天就紧跟着阎郑建学习了。“3年9个月的驻村经历,很丰富也很宝贵。”阎郑建一说起这个话题,眼神有些悠远,他说,想念驻村村民,不舍得他们。
【期待蜕变】他很自然说出“欢迎多去我们村里”
“农村的事就是很多家长里短,一定要处理好。”阎郑建说得很细,周迪克记得也很认真。两人坐在一起交流的认真劲儿,莫名带给人们一种感动。
2011年7月,阎郑建作为省里第二批驻村“第一书记”到南阳方城县柳河乡西峰村驻村。3年9个月的时间,这个偏僻贫困的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里、乡镇卫生院里,都安装了空调、更换了更好地桌椅、病床,增添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并且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轮流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定期免费进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团到村里给老百姓义诊,给大家免费体检……
在这三年多时间里,除了医疗等方面的强劲支持,还为村子的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争取到509万元的项目资金,15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
去之前,这里是偏僻落后的贫困村;如今,已在几个月前顺利摘掉贫困的帽子。
这些付出、这些收获。阎郑建很少描述,还是时话君一再从省扶贫资料汇总里扒拉出来的。
“说再多都是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阎郑建这句话,像是给自己说的,也像是给周迪克说的。
此次,作为221名省直干部里典型的一员,周迪克是很典型的一个代表。他年轻,仅40岁;有活力、有想法、有创意。“我不是心血来潮要去农村,2009年我在民权驻村过一年,帮老百姓修路、建学校、帮医疗、帮教育,感觉很有意义。”
采访结束,当时话君与其相约常联系时,他很自然说出一句:“欢迎多去我们村里。”此次,他去的是南阳方城县二郎庙乡一个贫困村滹沱村,相信,这里也将发生新的蜕变,绽放,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