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好胜哥”

编辑:李慧勤 时间:9/6/2015 3:53:30 PM 浏览:2031
驻马店广视网(记者:田玉堂) 在淮河北岸的河南省正阳县皮店乡潘店村,有一个紧靠淮河边的小村庄也上埠口村民组,也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埠口村庄,有一个争强好胜青年人的名字在方园十里八村叫得非常响亮。他就是被乡亲们誉为“好胜哥”养殖能手潘好胜。
IMG_0122_副本.jpg
   初秋时节,潘店村上埠口村民组境内一条干渠脚下,一连多口的水塘中,碧绿的荷叶间,莲花吐艳。成群结队的白鹅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
  “杨树林下养羊养土鸡,羊粪鸡粪肥地,塘里养鱼养鹅,鹅粪又是鱼的好饲料。”潘好胜指着林下的鸡、羊高兴地说。“这年头,人们在吃上讲究了。爱吃土鸡土羊,鱼也要吃不喂饲料自然生长的。”
IMG_0124_副本_副本.jpg
    今年28岁的潘好胜,初中毕业,只有十五、六岁的他就跟着大人到南方打工。一连多年的打工生涯,虽然挣了些钱,但这啥时是个头啊?。从此,潘好胜的心就产生了回家乡创业的念头。
   2012年春节,回家乡过春节的潘好胜发现,本姓哥哥潘华胜这几年搞起了生态养殖,还流转了不少土地,潘好胜意识到这是现在农村的发展方向。
   2012年刚过完春节,别人都还沉浸在节日的酒桌上,潘好胜就动身到了湖北一个水产养殖高级培训班上,学习现代生态养殖技术。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他了解到立体养殖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
IMG_0219_副本.jpg
   年轻好学、好胜的潘好胜,在当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潘好胜叫来了村里几位长辈,在他们的见证下,他以每年每亩200元的租金承包了组里5口100多亩废塘,在废塘边兴建了家庭生态养殖场。他决定在利用水面养鹅鸭、水中养鱼,鱼塘边种树,树下养土羊、土建鸡,全面实行立体养殖。
   认准这一致富门路的潘好胜,2013年筹资10万元,从河南华英鸭业公司订购2000只白莲鸭苗,在鱼塘周围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鸭舍,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养殖技术,一场鸭瘟使雏鸭死去将近一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好胜哥”欲哭无泪。
    生就好胜的“好胜哥”毕竟是条“好胜”的硬汉子。他很快就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通过冷静反思,他认识到自己的失败是吃了缺乏实践经验、没有重视防疫的亏。
    “从哪里跌倒,我就从哪里爬起来。失败是成功之母!”潘好胜心中谋划了新的发展路子。县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养殖培训班开班了,潘好胜决定放下手中的其它活,再次参加培训学习。
IMG_0242_副本_副本.jpg
 “那是2013年的八月十五,我一大早就赶到30公里以外的县城。到了县农业局农广校,人家说,今天是中秋节放假。还好,值班的同志打电话叫来管报名的。俺报了名。”说起那年参加培训班的事,“好胜哥”还很兴奋。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养殖培训班上,“好胜哥”系统地学习了鸭、鸭、鱼等水产养殖技术。15天的培训后,为了牢固掌握养殖技术,他还专门添置了一台电脑,一有空便上网查阅防疫、饲料配制、生态养殖等资料,遇到难题跑到县畜牧局向畜禽专家请教。
   2014年1月,“好胜哥”向农村商业银行申请小额贷款35万元,扩建了规模养殖场区,,重新清理了鱼塘,修建了鸡、养、鹅圈,开始了他第二次创业。
    去年,他又从河南华英鸭业公司订购鹅苗3000只,在当地收购了200只土羊羔和3000只土鸡。使自己的养殖场基本达到了万只的规模。
   潘好胜指着一片稻田高兴地说:“鹅进稻田放养,既可吃虫吃草,又能松土;稻谷收割后,到处跟着啄食散落稻粒的鹅子格外肥壮,鸭粪不仅可以肥地、养鱼,还可以拿来育树。去年,他的立体养殖收入达60万元。
   目前,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已示范带动全村村民创办家庭养殖场3个。看到这些,“好胜哥”的劲头更大。他通过土地流转,又租赁了300多亩土地,成立了田园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潘好胜说:“现在,国家提出全民创新创业,俺要借这个东风大干一场,把系列养殖、加工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