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娉/文 邓放/图
记者采访中“大奖”,得知河南航投有3名董事参会
9月23日一早,记者就来到郑东新区CBD的会议地点,离开会还有半小时,会议室空无一人。记者正在疯狂自拍,一位白头发的外国老人走进来了,记者一眼就认出他就是保罗海明格,卢货航董事会的主席。他不仅提前半小时到了会场,身边竟然连个助理和翻译都没有.....
碰到保罗无疑是中了“大奖”!在与他聊天中,记者了解到,此次全球共有15名董事来到郑州参加董事会,其中河南航空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河南航投)作为卢货航第二大股东,也有三名董事出席会议。所有董事将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重大动作:已签署两项合作协议
保罗告诉记者,董事会议最最重要的事情,是讨论决策下一步的发展事项。他只向记者透露了两个名词:卢货航与河南航投共建的“合资货航”以及“飞机维修基地项目”。
记者迅速在大脑中巴拉资料,今年6月,在卢森堡,河南航投与卢货航就“在郑州成立中国合资货运航空公司、郑州合资飞机维修公司”签署了两项合作协议。目前,合资飞机维修基地可研工作也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而此次的董事会议,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如何推进这两个项目。
“作为一家全球跨国公司,我们首次选择在欧盟以外的地区召开董事会,可以让董事会成员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开放的河南和充满活力的航空港实验区。”保罗坦言,未来,卢货航将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精英企业的一员,而郑—卢“双枢纽”战略效应的迅猛增长,进一步突出了郑州作为亚太物流中心的枢纽地位,对于卢货航实现这个目标将起到区域性以及全球性的重要作用。
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球的航空货运网路骨架已基本形成
那么,这次董事会议主要干点啥?保罗告诉记者,比较重要的一块就是发布今年运营成果。
记者第一时间拿到了河南的成绩单:自2014年6月开航以来,卢货航在郑州机场的货运量已累计达到5.1万吨,航班密度从每周2班加密至每周10班,三条国际货运航线分别是郑州—卢森堡、郑州—米兰、卢森堡—郑州—芝加哥,以郑州为中心枢纽、覆盖全球的航空货运网路骨架已基本形成。
“走进郑州航空港,仿佛看到了河南腾飞的翅膀”
文图/本报记者 李旭兵 王绿扬 赵文心
航空港作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高地,不仅迎来了尊贵的卢森堡客人,也迎来了国内的一众记者朋友,他们对航空港有啥评价?听听!
“郑州航空港的发展令人惊艳。”9月22日,参与第13届“网上看河南”采风团的国内众多媒体记者,来到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不少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即将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的T2航站楼和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给采风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和我记忆中的新郑机场完全不同了。”上海手机报主编助理邹丽娅说,她曾在7年前乘飞机来过郑州,此次旧地重游,郑州机场发生的巨大变化令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相信机场建成后,郑州航空港将真正发展成为一座闻名全球的航空新城。”
在浙江手机报记者楼斯婷的印象中,高大上的机场航站楼都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才有,但这次到郑州机场参观,她被深深地震撼了。她说,河南不仅建设强大的空运枢纽,而且发展临空高端产业,计划建设“米”字形高速铁路,把河南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充分地发挥了出来,仿佛是给河南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航空港的发展能给河南人民带来哪些实惠?】
央广网编辑宋雪表示,她从河南航投跨境E贸易展示中心找到了答案——用最优惠的价格买到来自全球的商品。只在电脑上轻点鼠标下单,不出两三天,荷兰的奶粉、卢森堡的食品就会通过快递送到用户的手中。
如此便利的跨国购物,得益于河南航投国际货运航线的常态化,目前他们旗下的电商单品达到1000多种,价格上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除了行邮税之外,比传统渠道减少了增值税、关税、消费税。
长城网记者刘鲲鹏感叹,这实现了发展经济和造福百姓的完美结合,一方面带动了物流电商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最大的实惠和便利。他希望,电商企业能在市区也开一些实体店,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增进居民的了解,同时也多倾听百姓的需求,增强采购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