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泰坦尼克号沉没已经过去了100多个年头,但当年很多的人与事并未湮灭。尤其是《泰坦尼克号》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图为剧照。
鲍道平和他的团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泰坦尼克号打捞上来的珍贵文物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核心提示|横亘英美人心间百年的泰坦尼克号,为何将一船之舵交到了一个登上北美大陆刚满三十年的郑州老乡手上?
鲍道平,出生在上海,在河南郑州的一个村落里长大,曾就读于互助路小学、郑州一中。现在的身份是拥有泰坦尼克号所有知识产权的普利尔展览公司的董事长。接受大河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他讲述了关于这艘巨轮不可言说的秘密,挥之不去的乡愁,以及箭在弦上的回归。
履新“恐龙王”成了“船长”
1912年4月15日,凌晨,处女航的泰坦尼克号万劫不复,撞上冰山后沉入大西洋。
“它是西方世界人心中跨不过去的一个坎。”鲍道平清晰地向记者报出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时间。他说,原本从英国南安普敦到美国纽约的距离,成了航线上永久的逗号,和世人心间永远的惊叹号。
1984年,年轻的郑州小伙鲍道平在留学潮刚热火的时候,踏上了北美大陆,成为加拿大艾米丽艺术大学电影学院的一名留学生。在给朋友帮忙做立体恐龙展的时候,他突发奇想应该让恐龙动起来更好看,朝着这个目标,他最后成了巡展圈的“恐龙王”,他所在公司展出的恐龙图片和铭牌说明,因为科学严谨,还要供北美中小学作教材使用。
今年11月2日,鲍道平正式接过泰坦尼克号“船长”一职,完成“恐龙王”对泰坦尼克号知识产权拥有者、全球顶级历史文物展览公司——普利尔展览公司的并购。
普利尔展览公司拥有泰坦尼克号所有的知识产权,包括对外展览展示文物的产权。其中包括:从三千多米的海底打捞上来的五千多件历史文物的展览展示权以及仍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的所有打捞权,参观人数高达千万。这家可以执掌泰坦尼克号未来命运的公司的董事长,在坊间有“船长”之称,到鲍道平这里,已经是第五任。
除了泰坦尼克号展外,普利尔曾办下不少闻名世界的展览,例如,埃及法老图坦卡蒙之发现、庞贝遗址展览、海盗船展览。
揭秘
听“船长”说船
泰坦尼克号上到底有什么?
不朽的不只是爱情,历史、科学、精神一船看穿
相比赚足人眼泪的男女主角杰克和露丝的生死离别,鲍道平更愿意分享这艘巨轮的其他面。
“每一个人
、每一个物件都是故事”
“船上有很多世界巨富,也有将近6000件文物,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件都是故事,牵涉到欧美当时上流社会的风俗、最先进的生活生产方式。”鲍道平说,“这次并购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寻找秘密。”
“电影里舞步蹁跹的大厅,扶手楼梯上的雕塑已经打捞出来,还有一些瓷器、餐具,都非常珍贵。”鲍道平说,当时的一些首饰,可以看到流行的时尚和配饰的风俗,一些铜币、钱,记录了当时的货币历史。
看历史之外,还可以看科学。“有一叠纸币泡在海水里百年都没有腐烂,纸币的主人把钱放在皮夹里,皮夹又放在皮背包里,有专家正在探究,难道是皮革有特别之处?这里有很多想象空间。”
“最打动我的是……”
“最打动我的是泰坦尼克号的精神,我们再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鲍道平说,遭遇海难的生死关头,有一位绅士在第一批逃生的名单里,但是他却说“我作为男人不能先走,让女人和孩子们先走”,船员又让绅士太太先走,太太却又说“我要和丈夫共生死”,船员慨叹“先生你的钱可以买下整艘泰坦尼克号!”绅士却答:“但是金钱买不到一个人的人格。”
“很多人看到展览中的这一幕都流下了眼泪。”鲍道平说,于大处小处,都有教育意义,一个人,要有心系社会的高尚品格,一个国家,得有有钱不能霸道的国格。
回忆烩面香、工分苦、人情暖
“最想的还是羊肉烩面。”提到郑州在他记忆中的符号,鲍道平脱口而出,“吃遍多少唐人街也找不到的味道”。
鲍道平曾是标准的郑州学生,1984年,怀着对艺术的渴求,鲍道平踏上了远赴加拿大求学的道路。“2005年的时候,一个朋友做恐龙展,在博物馆里展览化石,我觉得很枯燥,就把霸王龙、三角龙做成电动的,一下子很火爆。”
打开局面的鲍道平逐渐从展览的娱乐性拓展到科普性,展览巡遍美国,欧洲、澳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小时候,家家都挣工分,一年到头才分点肉吃,三十块钱一大家子花。但是每个人都很努力去生活。”鲍道平说,不忍回想的苦,成了一生的财富,“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都能过来,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到我?做什么事,我只告诉自己:永不放弃”。
鲍道平说:“我常常想念小时候,邻居之间没有任何芥蒂,有一家买煤周围邻居们都去帮忙搬,遇到事情不是首先谈钱,看重的是人情道义。”
心愿“正在等回河南的机会”
“我愿意架起这个桥梁。”鲍道平说,“中国有4000多家博物馆和科技馆,有着巨大的空间,而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必要通过更丰富的展览走向世界。”
此前,鲍道平的仿真恐龙展览已涵盖北美多个大都会城市,以及澳洲、亚洲、中东和欧洲,公司常年在八个娱乐主题公园有定点仿真恐龙展览,还有12个巡回展,参观者已经上千万人次。鲍道平透露,公司已经和中国澳门签署了“国际文化体验馆建设项目”,内陆地区的一些博物馆、科技馆也正在接触。
“正在等回河南的机会,一定会回去。”鲍道平为自己的河南背景感到骄傲,“衣锦还乡”已经在心中笃定,他在河南地质博物馆追寻窃蛋龙化石,他大赞河南博物院里的藏品展得漂亮,“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却没有充分地向欧美展示,对于欧美人来说有很多待解的谜,我们可以用国外已经操作成熟的办展平台,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推出去,让更多家庭和孩子们受益。”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