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否决中企收购“超级牧场”:位置敏感 违背国家利益

编辑:张萌 时间:11/20/2015 9:01:34 AM 浏览:2293

核心提示:20日,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长斯科特-莫里森昨日宣布,否决中国企业以3.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养牛场的计划,理由是该交易违背国家利益。

20日,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长斯科特-莫里森昨日宣布,否决中国企业以3.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养牛场的计划,理由是该交易违背国家利益。

中企无缘“超级牧场”

拍卖者是家族企业基德曼公司,该公司控制着澳大利亚内陆10万平方公里的牧场,相当于英格兰面积的四分之三,还拥有约18.5万头牛。这次大手笔出售很快吸引了中国投资者的目光。

参与竞标的中资企业包括中国投资公司汇智、东凌粮油、上海鹏欣以及一个由上海中房置业牵头的财团。这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莫里森表示,关键问题是基德曼公司旗下的安娜溪养牛场的一半土地位于澳大利亚南部乌美拉沙漠实验场武器试验范围之内。

莫里森表示:“乌美拉沙漠实验场是澳大利亚国防一个独特且敏感的问题,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进入这些敏感地区并不稀奇。”

“鉴于基德曼公司整个地产组合的规模和重要性,以及与进入乌美拉沙漠实验场有关的国家安全问题,在听取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的建议后,我决定,外国人以当前的形式收购基德曼公司是违背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

据了解,莫里森宣布他的决定之后,所有有意收购基德曼公司的潜在收购者都撤销了其在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的申请。这意味着中资企业已经无缘该“超级牧场”。

中国企业抢滩澳大利亚

在竞购澳洲10万平方公里“超级牧场”的企业中,有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植物油生产商--东凌粮油。9月30日,东凌粮油曾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其他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对Kidman100%股权收购的第二轮投标。

据东凌粮油披露,Kidman为澳洲最大及最古老畜牧企业之一,拥有十一个牧场和一个催肥场,总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南澳、西澳、北领地及昆士兰地区,拥有约18.5万头肉牛,平均年产牛肉1.5万吨,约占澳洲出口箱装牛肉的1.3%。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目前,Kidman的出售尚处于投标阶段,并非如此前媒体报道的“中资企业已买下”,最后一轮竞标将于10月27日结束。

事实上,近年来在澳洲投资收购牧场的中国企业屡见不鲜。此次参与收购Kidman公司的上海鹏欣集团就曾于2012年收购新西兰Crafar牧场和南岛的Synlait牧场。

有的中国企业则和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以奶牛规模化、专业化养殖产业为基础,并在该领域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此前,上海梅林食品(集团)公司和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将收购海外牛羊肉资源。其中,得利斯宣布收购澳大利亚大型牛肉生产销售集团YolarnoPtyLtd公司相关股权。

新希望集团则早在澳大利亚牛肉加工、乳品全产业链等领域有所布局。早在2013年12月,新希望集团便全资收购了澳大利亚第三大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业公司,总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今年7月30日,新希望与Moxey家族、Perich集团及澳大利亚自由食品集团,合资成立了“澳大利亚鲜奶控股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乳业持最大股份。

海外布局为竞争加码

来自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在截至2014年6月的财年中,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农业领域最大的投资国。当年,中国向该领域投入6.32亿澳元(约合4.5亿美元),金额几乎相当于上年的两倍。

乳业专家宋亮分析认为,自然资源、投资环境及自贸协定利好,是中国企业抢滩澳大利亚的动力。随着中新、中澳自贸协议的签署,很多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目前,澳大利亚牛肉进口关税税率为12%-25%,9年内实现零关税。

中国是澳大利亚牛肉第三大进口国,仅次于日本、美国。2013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占28.1%,其中牛羊肉对华出口约占17%,羊肉对华出口占25.7%。据一名做了十几年进口食品生意的人士介绍,最近十来年,进口牛肉价格每年都涨。澳大利亚牛肉价格尤其高,牛腿骨每吨8950美元,关税要交12%,还有增值税。

“由于中国没有规模型的牧场,牛肉的成本很高,而澳大利亚随处可见牧场,牛肉成本较低。”卓创资讯肉制品分析师郑丽丽对媒体分析称,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进口牛肉越来越青睐,于是不少国内企业纷纷赴国外投资牧场,以迎合未来消费者心理。

据了解,牛羊肉受到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在我国肉类总体消费占比中提升至15%左右,而从国际人均消费水平来看,中国牛羊肉消费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国内牛肉企业来说,未来谁掌握海外肉牛资源,谁就具有持续发展壮大的优势和可能。

而一些跨界的企业,也从中看到了其商机。据了解,参与此次澳洲牧场并购的东凌粮油近年来业绩并不理想,正尝试多元化转型提振公司业绩。东凌粮油称,竞标澳洲标的牧场,符合公司立足大农业,开展相关多元化业务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有助于公司抢占优势市场先机,改善公司业绩状况。

国内乳企加大在澳布局

澳洲乳制品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市场距离较近,澳大利亚奶源与新西兰奶源一样,质量优、产量大,而且从运输费用来看也会比从欧美运费低。近年来,国内乳企纷纷加大在澳洲的乳业布局。

“国内消费者选择洋奶粉,不仅看重品牌,更为看重奶源产地。这是国内乳制品企业到国外建厂抢占国外奶源的一大原因。”乳业专家王丁棉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因为披着国外奶源的外衣,更能获得国内消费者信任,更好卖。

王丁棉表示,洋奶粉生产成本低但是销售价格高,这让国内品牌处于双重价格压力中,而国内企业在国外建厂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奶源的信任,重塑市场形象,获得更好的销售业绩。不过,这对国内的上游养殖业会造成很大冲击。

有分析师指出,从国内原奶价格等走势看,2015年下半年总体上会延续走低态势,但基本上会是一个筑底的过程。所以部分企业积极并购外国牧场,也是希望在后续乳业等产业上有一个抄底的动作。

宋亮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未来随着大量的海外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而且价格低廉,这势必会拉动国内乳品的价格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同时对国内乳企建言,国际化发展的路子没有错,但在国内是否具备稳定的奶源基础,也十分重要。

链接

2015年9月,得利斯宣布收购澳大利亚大型牛肉生产销售集团yolarnoptyltd公司相关股权。

2015年7月,新希望乳业与moxey家族、perich集团及澳大利亚自由食品集团,合资成立“澳大利亚鲜奶控股有限公司”。

2015年5月,天马股份签署协议,拟以4700万澳元(约合2.17亿元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两个牧场的全部有效资产。

2014年7月,天山生物发布公告称,拟以1.46亿元收购澳大利亚明哈苏牧场,明哈苏牧场占地4.05万亩(27平方公里)。

2013年12月,新希望集团全资收购了澳大利亚第三大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业公司,总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

中企忧在澳投资环境恶化

有中资企业担忧在澳大利亚的投资环境是否就此恶化。莫里森在他的声明中补充称,澳大利亚欢迎与我们国家利益相符的外国投资。

近几年来,中资收购澳大利亚资产面临不少阻力。中国多家企业收购澳大利亚矿业资产最终未获成功,2009年,澳大利亚前工党财长韦恩-斯万否决了中国国有企业五矿集团收购在澳大利亚证交所上市的OZMinerals的计划,OZMinerals的ProminentHill矿山位于乌美拉沙漠实验场内;中铝集团也未能收购力拓旗下西澳铁矿石资产等。

2009年,澳大利亚前工党财长韦恩·斯万否决了中国国有企业五矿集团收购在澳大利亚证交所上市的OZMinerals的计划,OZMinerals的ProminentHill矿山位于乌美拉沙漠实验场内。

莫里森补充称,在告知他的决定后,所有有意收购基德曼公司的潜在收购者都撤销了其在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的申请。

报道称,他在声明中补充称:“澳大利亚欢迎与我们国家利益相符的外国投资。”(国搜国际综合环球网、参考消息网、南方日报报道)

视频新闻

更多+
  • 遂平新闻 2025-4-9

  • 遂平新闻 2025-4-7

  • 2025-4-4遂平新闻

  • 2025-4-2遂平新闻

  • 20205-3-31遂平新闻

  • 遂平新闻 20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