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华北第一大古庙会”1600年来长盛不衰

编辑:张萌 时间:2/24/2016 9:13:33 AM 浏览:1807

河南浚县“华北第一大古庙会”1600年来长盛不衰

  一人出彩背后是众人的努力

河南浚县“华北第一大古庙会”1600年来长盛不衰

  顶灯表演

 河南浚县“华北第一大古庙会”1600年来长盛不衰

  猴年的孙悟空更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河南浚县“华北第一大古庙会”1600年来长盛不衰

  这才是咱自己画的脸谱,你看了开心就好。

   □记者段伟朵文许俊文摄影

   核心提示|“在俺们浚县,正月十五主要不是过元宵节,而是过年呢!”正月十五进入鹤壁浚县,不少人都说,“浚县古庙会,正月十六最热闹,你们算是来对时候了!”

   浚县古庙会,据说1600年来长盛不衰。今年正月十六,记者近距离感受了一回。

   满街的演员都是各乡镇的农民

   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六,浚县黎阳路与北街交叉口是狂欢的起点。从凌晨两三点开始,就陆续有各乡镇的表演团队赶来。等天一放亮,各个表演团队就且走且演,一路向南,登南山,拜诸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唢呐、笙吹起来!锣鼓、镲响起来!舞狮、舞龙、背阁、高跷、扭秧歌、打竹马、划旱船、挑花篮……一条老街,尽是古戏;五颜六色,不论新旧,均为古装、戏服。你扮的是花木兰,我演的是穆桂英——这是“扮美”的小年轻。你是年纪轻轻的“老渔翁”,我是七老八十的“少公子”,男孩子化装成婀娜多姿的“七仙女”,老爷爷扮成挤眉弄眼的“老媒婆”——这是“逗乐”的一群人。

   他们演得巧妙,却并不是专业演员。一年365天,可能360天他们都是劳动者。但在这一天,他们是最亮眼的明星。

   这里的民俗传承不缺年轻人

   “恁村排第几啊?”“第一,先上去了!”

   “咦——弄得美,俺排第五!”

   街头巷尾,随处都是人们关于“排序”的话题。“庙会是咱浚县各个村的大事,哪个村的领头人要是弄不好,在村里就没威信。”一位村民这样介绍他们对庙会社火的重视程度。

   “为了早点上山,前些年有不少人头天晚上就来‘占位’。”村民老张说,近年来采用了抓阄的方法决定先后顺序,“村民们很看重这个,谁先上山,就可以抢个‘头彩’,一年都顺当!”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正月古庙会可以溯源到后赵时期,有1600多年的历史,庙会从正月初一持续到二月二,被誉为“华北第一大古庙会”,被国务院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庙会上并不缺年轻人和孩子的身影。“从6岁就开始练习了,村里的小孩没事都跟着练。”王可庄15岁的王首位告诉记者,他们的节目是踩高跷,参加表演的都是年轻人。

   浚县古庙会的社火表演有高跷、背阁、舞狮等40多个种类,正月十六社火规模最盛大,参演队伍近百支,客流量最高时有4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