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抱养 人生多磨难
他为报恩辞工照顾继父不言悔
用孝心感动乡邻
天中晚报讯(记者 吴 峰)1972年,遂平县阳丰镇的一户贫困家庭诞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一降生就被人抱走收养了。如今,44年过去了,这个男孩也人到中年。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个名叫林长喜的男子。
5月9日上午,记者在遂平县灈阳建筑公司总经理张根成的带领下来到该县嵖岈山路中段一居民区,看到一中年男子正帮轮椅上的老人做康复锻炼。张根成告诉记者,这个中年男子就是44年前被人抱养的林长喜,他俩是战友。
林长喜告诉记者:“我亲生父母一共生下7个孩子,由于那时家里特别贫困,家人不得不把刚出生的我送给家住县城不能生育的养父母。”
林长喜说,养母对他很好,他从小没挨过打,每次家里做好吃的都让他先吃。
1980年,林长喜的养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婚,他判给了养父。由于养父工作忙,他就和养父的母亲一起生活。虽然后来养父、养母各自成家,但他还是经常到养母那里,感受缺失的母爱。1990年腊月,他的奶奶因病去世。
1990年3月,林长喜应征入伍,在部队的四年期间结识了老乡张根成,二人结下深厚友谊。1994年,林长喜的养父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同年他退伍回来后被安排到一家化肥厂工作。
林长喜说,养父的后妻对他不好。后来,后妈通过法院把他奶奶临终前给他的三间房屋分走一间。
林长喜说,养母再婚后靠经营面条铺为生。由于养母的人缘好,生意不错。他当兵回来时生活无着落,后来结婚都是养母操办的。养父人很好,对此没有抱怨过一句。养母和继父对他的好,林长喜铭记在心。林长喜一直喊继父“爸爸”。
2001年6月,养母因病去世,林长喜家因失去养母的接济陷入困境,媳妇和他离了婚。想起这些年养母和继父对自己的恩情,于是他搬到继父家,打算照顾继父的后半生。
2010年,战友张根成听说他的事情后,不但在生活上照顾他,还安排他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林长喜说,那几年多亏了张根成。
2015年8月,林长喜72岁的继父因脑梗住院,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林长喜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老人的病情得到控制,但是落下严重的后遗症,只有右手可以动 。老人个子高,每天上下轮椅都得靠人抱。为给老人做康复锻炼,思虑再三,林长喜辞去工作,在家里全心照顾继父。
林长喜说:“羊有跪乳之恩。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我会一直照顾继父,给他养老送终。”
采访中,林长喜的邻居告诉记者:“别说是继子,就是亲生儿子也不一定指望得上。长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