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九集:泪别梁家河

编辑:关玲 时间:7/20/2018 3:34:34 PM 浏览:2212

北纬36.8°,

陕北黄土高原上,

有一个小小村落,

名叫梁家河,

“这是大有学问的地方”......

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

追寻人民领袖的初心;

记录梁家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激发砥砺前行的信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隆重推出

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

第九集:泪别梁家河

        再没有争议,被清华大学录取

        1969年年底,跟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当兵走了。其后,不断有知青离开。

         返城的闸门打开了。1971年,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干、招生、征兵。每年有千余名知青通过这些方式离开了延安。到1976年年末,留在延安的北京知青只剩下918人。1        1973年,习近平试图叩开返城的大门,他希望上大学读书深造,毕竟读书是他最大的愿望。

        这年,习近平和武晖一同去县里参加了考试,习近平选择的目标是清华大学。当时录取的方式是考试加推荐,家庭成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习近平遭到了清华大学的拒绝——他是“黑帮子弟”。武晖的大学梦也破灭了,他只考上了延安师范学校。这个受北京知青影响,一心想走出梁家河去大城市看看外面世界的农村青年,一度非常灰心,好几个月才缓过劲儿来。

        1974年,雷平生考取了延安大学,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就只剩下习近平一个人了。2                                                         习近平知青时用过的水壶和饮水缸

        1975年,清华大学分配给延安两个名额,全部给了延川。习近平再次有了报考的机会,他三个志愿全填写了清华大学。

         “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他认定清华大学了。

        县里将习近平报了上去,但是一触及敏感的政治审查,延安地区负责招生的人犹豫了,清华大学招生的人也犹豫了。

        这时,习仲勋下放的洛阳耐火材料厂出具的一份证明,冲开了那道看起来似乎难以跨越的“政审关”——“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

        再没有争议了,习近平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开学的日子近了,可习近平依然在忙大队里的事。一天,石春阳来找习近平,习近平与他谈了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人选问题。

        “随娃,我要上大学走了,支书谁当?”

         “这个事难说,大家选谁是谁。”

         “你可以当。”

          “我不行,当不了。”

          “你咋当不了?我以前也没当过,现在不是当得挺好吗?”

          “我怕我当不好。”

          “你还没当,咋就知道当不好?”

         显然,石春阳是习近平心里的合适人选。

        几天后,习近平召集党员开会。会议快结束时,他说:“我快走了,下一任支书谁来当,咱们得选。我推荐随娃当。”

        接着是投票,每人发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大家都写的是“随娃”。

        石春阳说:“这个结果,其实不是因为我有多好,而是我们村里人信任近平。他推荐了我,大家才选我。”3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考察调研。

        离开梁家河的前一天晚上,习近平召集社员开了个座谈会。石春阳至今还记得他说的话。

        “我来咱梁家河这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习近平说:“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十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

        他把头转向石春阳,说:“随娃,梁家河以后要发展,你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你是年轻人,当支书以后,要多动脑子,多思考问题,还要多联系群众,这样工作才能做好,支书才能当好。如果处理问题不考虑群众的感受,支书也当不好。”

       “我不走了,就在这儿扎根一辈子!”

        1975年10月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前一天晚上,他和乡亲们拉话一直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得较晚。当他早晨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来了。大家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着。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众流泪。

         人群里也有人忍不住哭了起来。一位老婆婆拉着习近平的手说:“你在这儿受罪了。到了好地方,可别忘了我们呀……”

         习近平流着泪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走了,就在这儿扎根一辈子!”

        “你快走,你上了清华大学,以后我们有条件去北京,就有人管饭了。”一位“小伙伴”向他吼叫。

        这天,村子里的人都没有上山干活,他们排着长队为习近平送行,一直送到十多里外。梁玉明、石春阳、张卫庞、吕侯生等12个人步行40多里,和习近平一起来到延川县城。

        晚上,大家住在吕侯生的三伯吕能胜在县百货公司的宿舍里。

        10月8日,他们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纪念照,其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照相。照相花了5元5角钱,大家凑齐了这笔费用,坚持不让习近平出。照片中,习近平坐在前排当中,脸庞瘦削,外衣的扣子一丝不苟地扣着。4                                在送习近平上大学时,梁家河村民和习近平的合影(前排中为习近平) (资料照片)

        梁玉明一直把习近平送到了延安,送他搭上了南下的客车……

        “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多年以后,习近平对梁家河这片土地做了深情的回望——

        在他看来,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他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在他看来,梁家河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收获很多。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5        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他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5

        《梁家河》

        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梁家河》,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隆重推出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由央广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苏扬、黎春倾情播讲,后期制作精益求精。用最优美的声音和最专业的制作,呈现精彩的“有声版”《梁家河》。10         2015年2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