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记录中原记忆的嬗变(之一)

编辑:关玲 时间:8/14/2018 11:31:15 AM 浏览:2892

         40年前的一缕春风,吹遍祖国各个角落;40年前的一声惊雷,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40年来,河南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用影像记录时代,用镜头展现变迁。河南日报“光影40年”栏目,用一幅幅图片,对比今昔,记录河南在改革开放中巨大发展,我们会陆续推出。

【郑东新区今夕】

     5月27日,美丽的郑州市郑东新区CBD核心区非常壮观。近年来,郑州市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步伐,以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来谋划城市发展。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郑东新区建设才刚刚起步。 1 2 【郑州二七塔今昔】

     5月30日,随着现代化城市的推进,曾经是郑州标志性建筑的二七纪念塔被淹没在高楼大厦中。80年代初,二七纪念塔还高高矗立在郑州市中心,成为耀眼的建筑,备受国人关注。    3 4【四胞胎,19年前与今天】

       6月10日,河南平原新区原武镇前营村四胞胎,再次面临镜头时又高兴又拘谨。这四胞胎不像别的多胞胎长相难以辨别,因为是多卵多胎发育,他们的相貌各有特点。

       1999年8月26日,当时还是原阳县的前营村陈松霞在郑州河医大三附院降生一龙三凤四胞胎,突然的惊喜,让四胞胎父亲杨发林既兴奋又发愁,看着四个鲜活的小生命,他们全家都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可四个孩子高昂的抚养费用又让他们愁眉不展。这个消息被大河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时间,郑州市民纷纷解囊相助捐款捐物,河医大三附院还免除了所有医疗费用,还有爱心企业家主动承担孩子后期成长费用。

       在家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下,四胞胎健康成长。

       为了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19年来,杨发林夫妇克服种种困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20亩耕地上淘金,还一边种地一边打工,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如今,他们投资30多万建起了两层楼的漂亮农家小院,还买了轿车,幸福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今天,分别起名:杨春暖,杨夏连、杨秋爽、杨冬寒的姐弟四胞胎,已经长大成人并分别参加了工作,他们抱着感恩的心,用无悔的青春在为家庭和社会做着贡献。  5 6 7【洛阳体育公园变迁】

      6月7日,航拍下的洛阳市体育公园美不胜收。近年来,该市加快巩固提升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作为当地最大的体育公园各项功能日益完善,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而在2003年,这里还只是一个小村庄。 8 9【火车站今昔】

       6月25日,郑州东站候车厅旅客坐在连椅上惬意地候车,1992年五一期间,在郑州火车站购票厅大厅,旅客拥挤的现象让人不堪。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交通发生了质的飞越,人们出行越来越快速、便捷。   10 11 【棚户区的旧貌新颜】

       6月29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棚户区改造项目寺沟新村一片新居矗立山间。寺沟新村是平煤股份一矿棚户区改造而来,这里共安置2498户居民,小区内设施齐全、环境优美。2007年3月24日,这里还是一个杂乱无章的棚户区。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