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记录中原记忆的嬗变(之二)

编辑:关玲 时间:8/15/2018 10:16:03 AM 浏览:2557

       40年前的一缕春风,吹遍祖国各个角落;40年前的一声惊雷,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40年来,河南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用影像记录时代,用镜头展现变迁。河南日报“光影40年”栏目,用一幅幅图片,对比今昔,记录河南在改革开放中巨大发展,我们会陆续推出。

【 黄河大桥的变迁】

       荥阳市广武镇,桃花峪黄河大桥上,车流滚滚,川流不息。登临高地极目远眺,大河之上飞架南北的大桥,与邙山、黄河勾勒出了一幅建筑与自然相互映衬的图画,成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地标。

        滔滔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却也曾以天险阻断南北交通。如果说桃花峪黄河大桥是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改革开放以来,从一座桥到一串桥,这样的明珠已经串成了一条璀璨的“项链”。目前,河南境内的各类黄河大桥已达15座。

        黄河上的桥,见证了无数仁人志士“交通兴国”的梦想,铭刻着河南人民终于建起“自己的桥”的荣耀,展现着今日黄河上巨龙卧波筑通途的兴盛景象。1        蓝天映衬下的桃花峪黄河大桥蔚为壮观(2017年4月2日摄)。2        正在施工中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1985年9月27日摄)。3        今天的刘江黄河大桥。

【细丝牵动大经济】

       2018年7月18日,平煤神马现代化的织丝生产线瞬间织出的帘子布,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而在1986年,我省豫北农村,当地农民还用艰难繁琐的土法织布,那个年代生产、生活方式的落后,让人难以想象。

       如今,我省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具有世界最大的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基地,产品行销五大洲,成为“河南制造”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4        1986年,我省豫北农村,当地农民在用土法浆线、织布。5        1986年,我省豫北农村,当地农民在用土法浆线、织布。6        2018年7月18日,平煤神马现代化的织丝生产线。

      【陈家沟已走向世界】

       2018年6月25日,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像耀眼的星辰坐落在豫北大地。这个只有3000人的小村子有4个太极拳学校、30多家家庭拳馆和300余名拳师。陈家沟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每年从世界各地赶来朝圣谒祖、拜师学艺的太极拳爱好者络绎不绝。而上世纪80年代,陈家沟老拳师还在村头的黄土地上指导孩子们练拳。7 8      【 文明西大街 】

       郑州市西大街位于管城回族区,西接人民路,东至管城街,地处二七商圈辐射区,是郑州市商业氛围最浓厚的街道之一。

       今天的西大街,高楼林立,繁盛的商铺秩序井然排列街区,二三十年前的破旧与混乱现象已被现代文明都市场景所取代,西大街人的和善热情、拾金不昧,屡受外地客商与游人称颂。9        西大街二三十年前的破旧与混乱现象10 11        现代文明的西大街贯穿管城区东西(2018年7月16日摄)。

      【都市村庄变身现代化新东区】

       2018年5月29日,郑州市祭城镇在高楼林立中融入大都市的怀抱,当地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他们已成为市民,尽享现代化城市生活。2002年5月,这里的居民还生活在简易的砖瓦房里。12 13        今天的祭城镇高楼林立。14        2002年5月,这里的居民还生活在简易的砖瓦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