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温支书,运成家的孩和国恩家的妮今年读县职业教育中心了,记下来后期咱给他们申请下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贴”,“王铁栓和张现淼打井的资金我已经向局里申请下来了,这两天找人施工”……,这些是刘刚的日常工作之一。
刘刚是县老干部局的一名职工,五十多岁,当时主动申请驻村扶贫,为贫困山区脱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到现在,他来海眼驻村已整整两年,海眼村地处嵖岈山镇西部山区,距离县城近三十公里,两年的时间刘刚已把海眼当成了自己的家,谁家有慢性病患者,谁家孩子上学,谁家有残疾人,谁家房子该修缮了,这些关系贫困户实际民生的问题,早已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工作上刘刚任何事情都是以身示范,总是第一个到村入户,为村两委的干部作风竖起了标杆。在“五个遍访”活动中,他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能在村内解决的,第一时间通过夜商会、村代会商讨解决。村委成了吃住办公的唯一地方,为了给村委减轻负担,自己在村委找了片空地开垦了小菜园,常常一周才能回一次家,赶上忙的时候常常一个月回家一次,两年来陪家人的时间屈指可数,孩子大学放假回家常常见不到父亲,老伴调侃着告诉孩子说:“你爸在山区另一个家呢!”
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铁栓和张现淼两户吃水仍需去邻家挑水,虽然自来水通水在即,为了解决两户人家眼前吃水问题,考虑到村委资金紧张,刘刚向局里申请一部分,自筹一部分,资金到位后立即安排人员施工打井,施工结束后还对两家的水进行了水质鉴定,两家每每说起此事,对刘刚总是称赞不已。
任何工作只要用心用情至深,工作就成了一种信仰,两年来海眼村贫困户数已下降至25户,很多贫困户通过党委政府、村委、驻村工作队的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技能培训等脱了贫,刘刚也将继续为这新的家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