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金钱买不到快乐似乎是人们的普遍认知。然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伊丽莎白·W·邓恩(Elizabeth W. Dunn)却认为,如果金钱不能让你快乐,那说明你可能并非正确的消费。
通往精神的路有很多,物质是其中的一种。金钱只要使用得当,同样可以买到快乐。那么应该如何花钱呢?让我们一起谈谈金钱心理学——怎么花钱会让你更爽?
1. 花钱买体验而不是买东西
研究表明,当人们把钱花在一种体验上时——例如演唱会门票、法语课或者寿司料理课程,这会比把钱花在普通的物品上获得更持久的满足感。
心理学家里夫·凡·波文和托马斯·基罗维奇开展了一次国际性的访问调查,请世界各地的一些人回忆自己花钱所买的商品或经历,然后对这些商品或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程度打分。而在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要求其中一组回忆最近买过的商品,另一组回忆最近花钱参与过的活动,然后分别对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打分。两个实验的结果都清楚地表明,不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把钱花在经历上会比花在商品上带给人们更多的快乐。
为什么会如此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我们对经历的记忆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滤(比如,你可能忘却令人疲乏的飞行旅程,而只记得在沙滩上全身放松的美妙时刻),但我们的商品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破旧过时。
第二,购买经历会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最有效的导致快乐的行为 —— 和他人共度时光。社会性本身也是经历的一部分,当你把经历告诉别人之后,你的经历也就具有了社会性。与之相比,购买最时髦或者最昂贵的商品,有时反而会使你与嫉妒你拥有这一商品的朋友或家人隔绝开来,而对商品的把玩也会使你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孤立的状态。
第三,体验不可能一下子被消化 —— 你必须花费更多时间去适应它们并且与它们相处,而不仅仅是像穿一件新皮夹克或是打开闪亮的液晶电视一样。
所以如果你有钱,请务必记得请身边的白羊座朋友一起去听演唱会,这会让你花钱花得很爽。
2. 多购买小件,而不是大件物品
根据"享乐适应理论(hedonic adaptation)” —— 为了保持一种稳定的幸福水平,人们会迅速习惯于变化(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变化)—— 这意味着你会为一台新电视兴奋一阵子,但很快你就会对它视而不见。
而有一种方式可以与享乐适应相抗衡:就是花很多小钱制造许多小确幸来代替一个大的消费。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心理学教授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 Lyubomirsky)教授建议:与其买一辆新的捷豹,不如每周去做一次按摩,让花店送鲜花到家,或者给在国外的朋友打电话。用三天的假日来代替两周的长假期(我们真的不是在建议你周五或周一请假:P)。
“我们的确会对这些小确幸习以为常” 她说,“但因为数量很多,幸福感就将持续更长时间。”
所以如果你有钱,请务必经常买礼物送给身边的白羊座朋友,这会让你花钱花得很爽。
3. 帮助别人让你更快乐
人类是少数几种拥有高度复杂社会网络的动物,并且是唯一一种将无关之人纳入自己网络的动物。人们帮助他人所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使自己更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埋藏于你的大脑之中。俄勒冈大学的神经学家威廉·哈堡及其同事给实验参与者们100美元的虚拟银行存款,然后请他们躺在大脑扫描设备中。参与者们首先看到自己的一部分钱通过强制税收的方式给了一些有需要的人,然后被询问是否愿意将剩下的钱捐献出来或者留给自己。
大脑扫描的结果显示,当参与者们看到自己的一部分钱送给了有需要的人时,他们大脑深层的两个原始区域——尾状核和伏隔核——变得活跃起来,而当参与者自愿捐献一部分钱的时候,这两个区域尤其活跃。当我们大部分基本需要(比如品尝美食或者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满足时,这两个大脑区域也会活跃起来。这说明在帮助别人和获得快乐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大脑联系。
所以如果你有钱,请对处于困境中的白羊座朋友伸出你哆啦A梦般的圆手,这会让你花钱花得很爽。
4. 花钱加强你与家人、朋友的联系
早已有研究发现,人们的幸福感与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质量的好坏有很大的联系。因此,任何增强社会成员紧密性的事情都将会是一个让我们感受到温暖的好机会。
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给参与者装着5美元或者20美元的信封,并要求他们在当天下午5点之前将信封里的钱花出去。这些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要求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比如自我放纵一下,给自己买一份礼物),另一组被要求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比如给朋友或家人买一份礼物)。结果发现,花钱给朋友或家人买礼物的人明显比花钱给自己买礼物的人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亲密关系是幸福人生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花钱买一张机票去看望你刚出生的侄子,出席大学同学聚会,或者把请白羊座朋友吃饭写进明天的日程里(快,马上,就是现在!),这会让你花钱花得很爽。
上面说的是如何花钱会让我们更爽,但对于1块钱都要掰开两半用、只要花钱就是不爽的铁公鸡,我们还特别提供了下面的实用技能。
5. 数钱能缓解身心疼痛
这项中山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周欣悦与美国两位教授合作的研究,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一个人若经常想到他所持有的金钱数量,那么他的社交体验,特别是对社会接纳和社会排斥的感觉,可能也会随之改变。
为了证明这个假设,他们将84名中国大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数80张百元大钞,对照组数80张白纸。数完后,所有参与者都要在网上和其他玩家玩一个接球和传球的电脑游戏。但在经过10次传球之后,只有半数参与者能接到球(模拟社会接受),而另一半接不到(模拟社会排斥)。游戏结束后,研究者在对那些10次传球后再也没能接到球的参与者进行心理焦虑测试,发现与那些仅仅数过纸的人相比,曾数过钱的人焦虑水平更低,而且曾数过钱的参与者也拥有更强的精神力量和自我满足感。即使这种“快乐”并不会持续太久。
数钱除了能减轻“心痛”,还能减少“身痛”么?他们又做了“疼痛感测试”:研究者重复之前的实验,但这次他们将传球游戏换成一种痛感体验。在实验中,半数参与者将手浸入较温热的水中(中度疼痛),而另一半参与者则将手浸入热水里(高度疼痛)。测试结果显示,那些之前曾数过钱的参与者所报告的痛感较轻。
所以如果你有钱,而因为时运不济,目前处于人生的低谷期,记得请身边的白羊座朋友去你家数数钱,这会让你数钱数得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