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坑”你踩过吗?——盘点2019健康十大谣言

编辑:sptvchensi 时间:1/14/2020 5:27:41 PM 浏览:1311

来源:新华网

         (王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效率高,谣言也跑得越来越快。其中,健康类话题一直在谣言榜上名列前茅,朋友圈、微信群更是谣言的重灾区。如果盲目听信这些谣言,很可能损害自己和家人的健康。2019年,有新鲜出炉的“新谣言”,也有陈酿“老谣言”。

  在年终岁尾之际,新华网健康频道盘点出2019年十大健康谣言,帮你擦亮双眼,守护健康。

1125407125_15777547879981n

【谣言1】电子烟无损健康还有助于戒烟

  今年是电子烟的“大热年”,在年轻人中有流行的趋势。有“营销说辞”称,电子烟可帮助烟民戒烟,电子烟及其二手烟无损健康、绿色环保,不伤肺。

  辟谣:电子烟并不能戒烟。电子烟的有害成分释放量比传统卷烟相对有所减少,这并不代表着电子烟无害,电子烟同样存在尼古丁,真正有尼古丁依赖症(有烟瘾)的人,戒烟时需要戒除的就是对于尼古丁的依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使用电子烟只是烟民们自我安慰的体现。

  吸烟与慢性病的发生直接相关,吸烟可能导致的慢性病包括肺癌、慢阻肺、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电子烟也不例外,多项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电子烟相比传统卷烟,对人类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加,显著增加疾病风险。不管是电子烟,还是传统烟草制品,都会增加肺部辐射量风险,长期大量积累将会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1125407125_15777547976391n

【谣言2】提倡低盐饮食不健康

  2019年9月,有一段题为“任何建议低盐饮食的人,都应该被送进监狱”的外国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称,提倡低盐饮食的人无异于“杀人犯”,都应该被关进监狱。视频中“专家”给出的论据是:胃酸是以盐作为原料产生的,盐能促进消化,低盐饮食可能导致麸质过敏。

  辟谣:“没有盐就不生产胃酸”的说法错误,胃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胃酸并非是因为摄入盐而分泌的。

  麸质是一种蛋白质,存在于谷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中。麸质过敏的人群摄入麸质后,会引发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致使小肠无法吸收营养素。麸质过敏发生在小肠里,可能是因为患者携带了特定基因,和胃酸分泌、低盐饮食没有直接关系。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确实需要注意控盐。根据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2019年新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过去40年间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在10克以上,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两倍,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人食盐每日小于6克的推荐量。我国今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目前提倡的控盐“小于6克”的饮食建议,是根据居民普遍盐摄入过高的情况下提出的。

  虽鼓励控盐,但不应过度控盐,长期低盐饮食也会造成潜在低血钠的威胁。

1125407125_15777548084271n

【谣言3】无痛分娩对胎儿影响大

  2019年8月,国家卫健委宣布,将在全国913家医院开展无痛分娩试点。各试点医院采用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镇痛有效率达95%以上。在我国,无痛分娩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除了麻醉师短缺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观念上的原因。有一类民间观点称,无痛分娩对胎儿影响大,尽量不要使用。

  辟谣:无痛分娩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从而阻断神经传导,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麻醉药物基本不会进入小孩体内。无痛分娩时用药剂量极低,只是剖宫产手术的1/10-1/20,因此进入母体血液、通过胎盘的几率微乎其微,对胎儿影响小,一般也不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健康。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欧珊表示,短时期地接触麻醉,根本不影响小儿的生理发育。

  无痛分娩属于药物干预,虽然对胎儿影响小,但依然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无痛分娩的一般并发症有低血压、头痛、腰酸背痛等,但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比较少见。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产程和胎盘血供的影响。因此,需要有资格、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来操作,整个分娩过程需要妇产科医生与麻醉科医生共同监测产妇情况。

  孕妇是否可以用无痛分娩,需接受产科和麻醉科医生的检查、评估,由医生共同决定是否可采取无痛分娩,如有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腰部外伤等病史,应及时告诉医生。只要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检查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在基本正常范围均可实施无痛分娩。1125407125_15777548163721n

 【谣言4】抑郁症不是病,是太矫情

  今年,几位名人因抑郁症自杀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较大的反响,把抑郁症重新推到大众视野下,网上关于抑郁症的讨论中,总有一些这样的观点,“抑郁症只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抑郁症就是太矫情”,“碰到点困难就往抑郁症上扯”。

  辟谣:抑郁症是一种当今社会上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自杀。

  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是有生物基础的,并不是“心病”、性格问题。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药理研究室主任司天梅教授介绍,大脑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联结,突触通过神经递质进行调节,常见的神经递质有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在某些特殊的脑区,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和功能出现了紊乱,患者表现出相应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或兴趣不足等症状。

  抑郁症与抑郁情绪不同,抑郁症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行为治疗为辅,按时按量服药是治疗抑郁症的根本。抑郁情绪会让患者在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自己无法通过意志力控制痛苦。因此,我们不应该指责或者质疑抑郁症患者,应当加大力度传播抑郁症及其治疗方法,正确看待抑郁症,关心抑郁症患者群体。

1125407125_15777548263891n

  【谣言5】洗血可美颜

  2019年2月,一种名为“洗血”的医美项目被炒得火热,这个项目是从身体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向血液中注入臭氧,之后再输回体内,商家声称,这样的操作可达到“净化”血液、排毒养颜、防癌抗癌的效果,从身体中抽出的暗红色血液在注入臭氧后变成鲜红色,就是血液得到净化的明证。

  辟谣:“洗血”美容养颜毫无科学依据,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美容院通过向血液中注入臭氧,使血液的颜色由暗红变鲜红,并称此为血液得到净化。但平时人们正常呼吸就会让血液由暗红变成鲜红,根本无须注入臭氧。美容院“洗血”使用类似血液透析的方法,其安全操作要求非常高,容易导致艾滋、梅毒等病毒感染。

  面对不断涌现的医美项目,应保持谨慎的态度,莫轻信所谓的“新疗法”“新技术”,以致造成身体的损伤。

1125407125_15777548494631n

【谣言6】“宫颈糜烂”会导致宫颈癌

  “宫颈糜烂”不加以治疗会导致不孕、流产、宫颈癌,这也是一则经久不衰的老谣言了。“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疾病”。女性去做体检,经常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随着科学的进步,“宫颈糜烂”是个应该被扫进医学史垃圾堆的词汇。

  辟谣:北大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张岱表示,“宫颈糜烂”是指我们用肉眼看宫颈区域时有局部泛红的迹象,但实际上这种“泛红”只是复层鳞状上皮转化成单层的柱状上皮,因而呈现出红色效果,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的“宫颈糜烂”,只不过是长得不太好看的一种细胞,占据了宫颈的大部分面积而已。

  对于正处于育龄阶段的女性来说,由于受到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宫颈糜烂”的状态更加容易出现。

  在2008年以前,中国医学生的统编教材《妇产科学》将宫颈糜烂视为一种标准的疾病症状,并有着齐全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而在2008年新版《妇产科学》教材中,则明确取消了“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所取代。

  “宫颈糜烂”和“宫颈癌”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宫颈癌”好发于宫颈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的部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性感染,才是引起“宫颈癌”的元凶,并不能从“宫颈糜烂”的程度上判断是否患癌。

  “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可以表现为“宫颈糜烂”,但只有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糜烂”症状才会发展成为宫颈癌。在出现“宫颈糜烂”的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确定为“宫颈糜烂”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则无需担心。需要重视的是“宫颈癌”的筛查工作,一旦发现长得像“宫颈糜烂”的宫颈癌前病变或者早期的癌变,就需要马上处理,不能耽误。

1125407125_15777548566191n

【谣言7】鲜榨果汁营养比水果高

  提起鲜榨果汁,多数人脑海中出现的都会是“新鲜”、“营养”、“健康”这类关键词。2019年,鲜榨果汁产品和饮品店依然流行,很多商家利用各种花式营销话术宣称,比起新鲜水果,鲜榨果汁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营养价值更丰富。

  辟谣:从营养角度看,鲜榨果汁过于精细,过滤掉了很多膳食纤维。水果是固体状态,需要咀嚼,饱腹感强,胃排空的速度较慢;而果汁是液体状态,不用咀嚼,饱腹感差,在胃里的排空速度很快,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也很快,这也会使血糖上升快得多,对于控制血糖和体重非常不利。

  一个水果大约能榨60毫升果汁,喝一杯200毫升的纯果汁就相当于吃了3个水果,等于把水果中的糖大大浓缩了。摄入过多的糖,会增加肥胖风险,继而增加与肥胖相关的一系列慢性病的风险,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等。

  此外,刚刚榨好的果汁放一段时间颜色越来越深,是由于水果中富含钾、抗氧化剂(维生素C与β-胡萝卜素)、纤维素等物质,榨汁机的刀片会破坏水果的细胞结构,使得水果中的多酚类物质和酚氧化酶发生反应,氧化酶快速催化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物质”。因此,通过刀片打出来的果汁,水果中原本的抗氧化能力会减少一半甚至更多。

  饮用鲜榨果汁应该保证食材新鲜,控制摄入量,尽量直接食用新鲜水果,能保证膳食纤维,营养更全面。

1125407125_15777548648861n

 【谣言8】发烧捂汗能退烧

  民间常用的对付发烧的办法之一就是捂上厚厚的被子,闷出一身大汗,通常称之为“捂汗”或“发汗”。2019年1月,流感高峰期期间,全国流行性感冒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建议,发烧期不可盲目使用追求捂汗法。

  辟谣:有人表示,捂了一身汗出来后确实退热了。实际上出汗是退热的结果,并不是退热的原因。发烧时,体温变化经历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畏寒或寒战;高热持续期,发烧是因为体内白细胞为了吞掉细菌而迅速增加,耗氧增加而引起体温升高,体温上升达高峰后,发热会持续一段时间,期间能量消耗大,口干舌燥,浑身发烫;体温下降期,出汗散热,皮肤潮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闫辉指出,“捂被子”并不能让孩子恢复得更快,用药后身体出汗,需要及时散热并补充水分,此时大量出汗又缺少水分的补给,孩子很容易脱水。对于体质较弱的婴幼儿来说,语言表达能力不到位,当发现孩子发烧时,一般已经接近或处于高热持续期。在这时捂得严严实实,影响散热,会导致一种专属于婴幼儿的临床疾病——捂热综合征。

  发烧时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穿太多衣服,不盖太厚实的被子,保证身体能充分散热,多喝温开水。

1125407125_15777548728731n

  【谣言9】味精“有毒”、“致癌”、“导致脱发”

  很多人从小就听长辈说,味精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甚至可能致癌,关于味精有害的说法,已经流传多年,2019年11月,网上有观点称,味精“有毒”,味精超过100℃会突变致癌,会导致脱发等。

  辟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杜松明介绍,味精即谷氨酸单钠结晶而成的晶体,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谷氨酸细菌发酵生产出来的天然物质。很多天然食物中都含有谷氨酸钠。在我国,味精的制备也大都是以玉米淀粉、大米等谷物为原料,通过发酵、提取、精制而成。这些天然食物和谷物无毒无害,符合国际标准的谷氨酸钠,自然也是无毒无害的。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从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急性毒性、致畸形性和突然变异性试验等多种试验中,都已证明味精是安全的。

  关于味精导致脱发的说法没有相应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撑。

  与食盐一样,味精、鸡精中的谷氨酸钠中含有钠元素,而过量摄入钠则会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像控制食盐摄入量一样控制味精。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g,但是实际摄入量普遍达10g左右,如果再加上味精中的钠,就会更多。欧盟食品安全局采取100倍安全系数,为谷氨酸及其盐类制定了新的安全摄入量,即每公斤体重30mg,相当于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上限是1.8g。

  日常饮食中,我们在食用味精时需要参考以下规则:

  1、避免高温。研究表明,当温度过高时,味精就会变为焦谷氨酸钠,虽然无毒,但鲜味也不复在了。

  2、避免过量食用。一些品种的味精中含有不少钠盐。

  3、避免重复使用。鱼、蛋、蘑菇和茭白等天然食材本身烹饪过程会同时生成鲜味,无需另加味精调鲜。

1125407125_15777548813101n

  【谣言10】蜂蜜能排毒养颜

  喝蜂蜜水可以排毒养颜,这已经成了很多卖蜂蜜商家宣传语。在2019年,依然有很多养生平台和网传文章称,喝蜂蜜水可以排毒养颜、促进肠胃蠕动达到润肠通便的功效,并且可以解酒。

  辟谣: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还含有20%的水分,一定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有机酸、酶等,但这些元素不足1%,食用蜂蜜只能增加人体的热量和糖分,无法排毒,网络所说的蜂蜜功效都是过于夸大的,蜂蜜中的酶经过胃酸消化后,常常已失去活性。

  有些人认为喝蜂蜜水促进肠胃蠕动,实际上只有果糖不耐受的人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果糖不耐受”体质的人肠道吸收能力很慢,食用蜂蜜后果糖可以在肠道存留更长的时间,更多的水分会进入肠腔,大便体积增加,对这类人群能起到通便的效果。另外喝蜂蜜的同时也喝进去了大量的水,多喝水同样起到了增加大便体积、刺激胃肠道的作用。对大多数人来说,蜂蜜不能起到通便的效果。

  蜂蜜不能解酒。蜂蜜含有的果糖能加快酒精中乙醇的代谢,但是酒精在人体内被代谢产生乙醛,乙醛是导致醉酒的主要物质,果糖只是降低了血液中酒精的浓度,缓解了乙醇对中枢系统的急性伤害,对危害更大的乙醛完全无能为力。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新华网、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官方平台、中国妇女报、央广网)

责任编辑: 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