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
又到了一年总结书单的日子。
2019年我的阅读略有不同。年初我出版了一本归类为非虚构写作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对于这一类作品的兴趣前所未有地高涨,乱七八糟读了一堆。杜撰虚构固然可以放飞想象力,但将真实重新梳理呈现的手法,同样也会令人肾上腺素加速分泌。有时候我翻着书页,看着一个个细节在抽丝剥茧中浮现出来,彼此碰撞组合,火花四溅,在一双魔术师般的妙手拨拂之下,转瞬间一幅壮丽的图景拼接完成,何等过瘾。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拥有沉甸甸的质感。
而另外一个我关注的方向,则是视角的下沉。以历史为例,我现在最喜欢看的,是各种专业史,是各种切片式的小专题,是从底层发力向上发扬的研究方法。这次开列的书单,并非都是2019年的新书,篇幅有限,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书不够好。准确地说,这不是几本2019年读过的最好的书,而是2019年最值得说上一说的书。
《鱼翅与花椒》扶霞·邓洛普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本书讲的是英国姑娘扶霞·邓洛普(邓扶霞)在中国的美食之旅。她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到了成都,被这座城市的悠闲和美食彻底征服,从此开始了遍及全国的探索,甚至自己开始掌勺。她对成都的记录,从门口小摊上的锅盔到掏耳匠的工具,描写细致入微,视角独特。但比起这些细节,我更佩服的是她的分寸。
这本书没有局限于盛赞中华美食文化,而是试图从食物本身引申出一些话题。但邓扶霞处理得极为巧妙,这是一种开放、满怀善意、毫不做作的坦荡。在《嚼劲》一章中,她诚实地讲述了她父亲对鹅肠的鄙夷以及她痛苦咀嚼鸡爪的经历,并借着“嚼劲”这个话题,聊到了中西口感审美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该成为鄙薄的理由。太多偏见,其实都是来源于拒绝理解。
《汴京之围》郭建龙天地出版社
我曾读过郭建龙的《中央帝国密码》系列,本以为作者喜欢的是横贯千年的宏大叙事,没想到他突然收缩了视角,集中到了北宋末年的汴京保卫战这一历史事件中去。
这本书很像是一篇新闻特稿。作者在开头没有急着抛出大时代背景,而是从一块叫“艮岳”的石头说起,讲述它从徐州运至汴梁的艰苦经过,讲述徽宗给它的种种殊遇。以此为契机,开始复盘一个文化辉煌的国家,是如何在三年时间内惨遭灭亡的。以小见大,从一处切片缓缓带出宏大主题,典型的新闻写法,颇为抓人。
从史学价值来说,这本书并未有太多创见。但它的优点在于,选择了“汴梁保卫战”这么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大事件,一切史料,一切分析都围绕其为核心与终点展开阐释,使得读者的脑海里始终能有一个大的图景,不致被作者太过细碎的行文所带偏。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偶然事件背后,其实隐藏着某种必然。畸形的财政结构、积弊的军事制度、强大的北方政权、无休止的朝堂党争……这些线索如同一条条大河,彼此纵横交错,奔流千里。最终百川归流,汇聚成一片叫做“汴梁陷落”的大海。
《远方之镜》巴巴拉·W·塔奇曼中信出版社
对我来说,芭芭拉·W·塔奇曼简直就是非虚构写作界的神仙。
我今年年初出版了一本《显微镜下的大明》,在书中我搜集了一些明代基层档案,并试图从中还原出真实的古代民间生态。而这本《远方之镜》的写法,与我的立意完全相合。塔奇曼找到了一个法兰西贵族昂盖朗·德·库西七世的家族档案,从这些琐碎的文献记载中复现了一个中世纪贵族的生活,这让我对这本书一见如故。
芭芭拉·W·塔奇曼的切入点非常巧妙,选了库西七世这么一个人作为线索。他这一辈子,简直就是为了给十四世纪做总结而生的,一生经历了芭芭拉·W·塔奇曼所总结的“瘟疫、战争、苛捐杂税、打家劫舍、腐败政府、叛乱暴动和教会分裂”,而这恰恰也是整个十四世纪的缩影。
通过一个人,写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以小见大,一叶知秋,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比起各种大部头的中世纪史、教会史,这种写法无疑要更具亲和力。
《冷血》杜鲁门·卡波特南海出版公司
对于非虚构写作来说,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是不可不读的一部开山之作。
《冷血》取材于一个发生于1959年的小镇凶杀案。卡波特花了五年半时间,对这一起案件进行了极其详尽周密的挖掘,并用一种与传统报道迥异的方式把它写了出来。用卡波特自己的话说,他是打算用小说写作技巧来写一篇新闻报道,让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读起来如同小说一样,并宣称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非虚构小说。
案情本身并不复杂,但在卡波特巧妙的处理之下,令它具备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的色泽。这让我想到另外一部非虚构名作《巴黎在燃烧吗?》,两位作者采访了800多名亲历者,并用各种细碎回忆剪裁组合成了一部谍战小说一般的纪实文学。不同的人,能从《冷血》中看到不同的价值。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