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完这些小众古村落,我真不想上班了!

编辑:关玲 时间:5/6/2021 10:22:34 AM 浏览:2685

  果不其然,看着一拨人挤在热门城市、景区、路上,老艺术家早已预测了国人黄金周出游的热情会达到又一个高峰。

  毕竟在国人心中,中国国土广袤丰富,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最美目的地实在太多了。很多人不过想趁着难得的黄金周,短暂逃离城市享受向往的田园生活。

  乡村游成了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人度假的首选,老艺术家也不例外。

  相比起名镇南北但又千篇一律的古镇景点,我更爱发掘小众古村落,她们更有鲜明的个性。尤其是鲜有外人问津、仍旧维系着固定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这些地方最具一脉相承的连贯性。

△浙江丽水横岗村/图虫创意

△浙江丽水横岗村/图虫创意

  这些古村落很冷门,有的可能全国大概只有不到10%的人曾经到访过。正因为处在当今旅游快消费时代,这些藏在山野之间的古村落不被商业化所熏染,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去完这些小众古村落,我真不想上班了!

黔东南风味小寨:贵州肇兴侗寨

冷门指数:☆☆

  贵州出了名的民族风情浓厚,寨子多,游人大多会前往西江千户苗寨,要想避开旅游人潮,倒不如看看位于黔东南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风景一点都不逊色。

  “黔东南”在老艺术家心中是人文气息极其浓厚的地理线。由于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这里因此得以保留各原生民族人文生态。而其中肇兴侗寨是中国最大的侗寨,素有“侗乡第一寨”美誉,2005年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肇兴侗寨全貌/图虫创意

△肇兴侗寨全貌/图虫创意

  肇兴始建于12世纪的南宋时期,已有差不多900年历史。侗寨四周都是山,整个寨子枕于山中盆地,青瓦木楼、高低起伏,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梯田、河流、村落交错在一起,别有一番小桥流水的意境。

  进入侗寨,一定会被这里的鼓楼所吸引,鼓楼是侗寨的灵魂所在。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鼓楼规模,被载入吉尼斯纪录,被誉为“鼓楼之乡”。五座鼓楼外形像宝塔,也有人说它颇似发射火箭的指甲,传说这是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肇兴侗寨的鼓楼/图虫创意

△肇兴侗寨的鼓楼/图虫创意

  有鼓楼的地方也必有花桥和戏楼,鼓楼、花桥和戏楼一字排开,等着夜幕降临,就是一台侗戏,也是侗族人齐唱侗族大歌的场面。

  肇兴的名气最早红于西方,与丽江早年在背包客口口相传的境遇相似,都是藏在大山深处的背包客的神秘天堂,西方游客将肇兴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她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

△还保留了侗族的民俗风情/图虫创意

△还保留了侗族的民俗风情/图虫创意

  返璞归真的不只是风景,还有带着浓郁黔东南的传统风味——酸、糯、茶、酒。腌鱼腌肉、牛瘪、白蘸肉、油茶、糯米酒等原汁原味的侗族美食,这里的酸汤鱼绝对不能错过,是我在黔东南吃过最好吃的。

去完这些小众古村落,我真不想上班了!

京郊最隐秘村:北京爨底下村

冷门指数:☆☆☆☆

  处在一线城市的我们,大多会前往其他城市寻找中国传统村落,其实一线城市深藏着小众避世桃源。

  当我们以为北京味已经渐行渐远,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的爨底下村似乎就能作为一个例外。

  这一古村落始建于明朝,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内没有一间新房,现存有74套、689间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还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是的,这条村子冷门到可能你连名字都念错。“爨”念cuàn,是象形字,当地村民还流传一句顺口溜“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说的就是这个“爨”。传说当年建这个山村,主人取其名“爨底下”,或许暗含着避难的寓意。

△爨底下村全貌/图虫创意

△爨底下村全貌/图虫创意

  每到周末,三三两两的北京人可能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远离都市喧嚣,沿着门头沟的盘山路,才来到这座隐藏在京西深山峡谷的村落。

  可能这等避世桃源的意味是等到你在逛完北京城各大知名景区之后,才会发现这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全村的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散落着四合院,建筑风格既有江南水乡楼窗、楼台等细节风韵,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大气的威严。

△村里既有老北京四合院的味道,也有江南水乡风韵/图虫创意

△村里既有老北京四合院的味道,也有江南水乡风韵/图虫创意

  整体古建筑群以村庄后面的龙头为中心,南北轴线为轴线,两侧呈扇形分布,俨然一个聚宝盆卧在山坳之中。

  最有特色的还是“一线天”,颇有“曲径通幽”的意味——上面只露一丝天光,两侧山石夹道,弯弯曲曲,内部也只能容纳一辆汽车行驶,这也是通往柏峪和黄草梁的必经之路。

  或许正是因为这座山村独有北京城难以寻觅的原始味,她成了众多影视剧天然的取景地,村民们见到过大腕儿们的几率可远比城里人多得多。

  至今这里已经接待过六十余部影视剧的外景拍摄,比如《太极宗师》《黄河绝恋》《苦菜花》等,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手机》和陈可辛的《投名状》

△这条古村也曾是很多影视剧的取景地/图虫创意

△这条古村也曾是很多影视剧的取景地/图虫创意

去完这些小众古村落,我真不想上班了!

最原始童话村:云南阿者科村

冷门指数:☆☆☆☆

  云南是旅游界众所周知的宠儿。她包罗万象,要瑰奇、要文艺、要诗意都有的是。但老艺术家偏偏要说说这一坐落在世界遗产地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哀牢山半山腰的村落——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的阿者科村

  有看过电影《无问西东》的朋友,或许会对这条村子表示眼熟。电影中黄晓明饰演的陈鹏带着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回到的“家乡”,就是阿者科村

△《无问西东》电影里出现的蘑菇房/电影剧照

△《无问西东》电影里出现的蘑菇房/电影剧照

  虽然电影中展现的阿者科村画面并不多,但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蘑菇房,以及长满青苔的残旧石砌墙身,以及温和质朴的村民,构成的一幅“云上梯田人家”的画卷,令人印象深刻。

蘑菇房很多人只在动画里见过,但真实版村落确实在阿者科村存在着。在哈尼族所有的村寨里,阿者科的蘑菇屋是当中保留格局最完整的一个。

△哈尼族聚居的阿者科村/图虫创意

△哈尼族聚居的阿者科村/图虫创意

  从山腰上往下望去,棕色的尖顶茅草屋就像一片巧克力山丘那般错落有致。传说中的蘑菇房,是哈尼族最有特色的民居形式,据说哈尼人以前居住的是土掌房,由于红河地区潮湿多雨,于是他们搬到这边后,就在石砌的土掌房上用茅草铺上一个坡度大约45°左右的四坡顶,远远看上去像一颗颗蘑菇。

  “阿者科”村名有最旺盛吉祥之意。“房子盖了住百年,梯田开了吃千年”这是哈尼族一句流传的谚语,哈尼族最早是羌人部落的分支,从“逐水草迁徙”到定居农耕,他们的村居形成“森林-水系-梯田-村庄”这种山水格局。阿者科村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遗产区的五个申遗村寨之一。

△巧克力色村庄/图虫创意

△巧克力色村庄/图虫创意

  这里还难能可贵保留着人耕牛犁的原始耕作方式,风车、筛子、水碾、石磨等原始生产生活景观还延续至今。

  但传统的民俗也在随着村里的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慢淡去,从前,哈尼人待客是通过火塘边、水烟筒、闷锅酒的方式,再来一段哈尼传统民歌,如今酒香和歌声也随着村里青壮年的离去越来越远。

  这或许是时代变迁的必然趋势,但所幸云上人家的淳朴民风,还犹有余韵。

去完这些小众古村落,我真不想上班了!

最森系村:舟山后头湾村

冷门指数:☆☆☆☆

  提起浙江,大家下意识会想到杭州,或者那座江南水乡。但在浙江的许多城市,还藏着许多原汁鱼味的小渔村,比如前段时间就因为被日本网友评为最抹茶味,最森系的村——舟山市嵊泗县嵊山岛的后头湾村

  要是《哈利波特》或者《绿野仙踪》要在中国找取景地,我想后头湾村一定是最佳的选择。

  整条村子都被绿色所覆盖,所有的房屋都爬满了郁郁葱葱的青藤,墙垣上、屋檐下、绿树旁都是爬山虎的天下,俨然一幅绿藤遍野、静谧荒芜的荒村之景。到了秋季,这条村子又仿佛铺上了一层金黄色地毯,油画感十足。

△抹茶味的后头湾村/图虫创意

△抹茶味的后头湾村/图虫创意

  由于这条村子毗邻坟场,“鬼村”之名让后头湾村添了几分诡异之色。但更神秘的是这条村子的传说,据说曾是嵊山枸杞岛上的一个繁华小镇,还一度被评为浙江最有钱的渔村,曾有2000多名渔民和居民在此生活。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因为大型渔船的捕捞给附近的海域鱼类资源枯竭,又因为交通不便各种原因,这里的居民开始陆续搬迁,2002年后头湾整条村子搬迁之后,废弃的老屋任由植物慢慢“吞噬”村落,大自然又重新回到了这里。

△如今的后头湾已是无人村/图虫创意

△如今的后头湾已是无人村/图虫创意

  曲径通幽,绿藤遍野,才变成了重归自然的荒岛,还收获了不少摄影师和游客的慕名到访。

  正因为尚未开发的荒村废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交通不便,如果你实在因为好奇心被吸引,切记不要贸然前往,一定要注意安全。

去完这些小众古村落,我真不想上班了!

最冷清石头村:山西盂县大汖村

冷门指数:☆☆☆☆☆

  要比古老和冷僻,这条拥有1500年历史的古村落似乎能当仁不让。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有一个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

  这名字生僻到恐怕你都念不出来——大汖村,只有打开康熙字典才能找到的生僻字,字典里有说读pìn,但当地人念chang,三声,也有方言读can的,四声。

  不管念什么,大汖人说,山水为汖,表示水从山上流下来,就是我们说的瀑布。最早进到这条村的山口有三条瀑布,村子又居于最大瀑布之地,所以取名“大汖”

△古朴的大汖村/纪录片截图

△古朴的大汖村/纪录片截图

  这条村子依山而建,从低到高有13层,被当地人戏称为“盂县深山里的布达拉宫”。在老艺术家看来,她更像是“石头版的布达拉宫”。

  村子里的建筑都是用石头垒成的:村子里的路和台阶,是先人们在岩石上一阶一阶锉出来的;村口还有棵大槐树,这棵古树生长在干石村庄,树龄少说也有五百年;大汖村里还供奉着7尊佛像,有石雕的也有木雕的。

  那尊最大的石佛,据说如果在同一天的不同时辰去称,不仅重量不同,差异还很大。

△如今的大汖村也就只有十几个老人/图虫创意

△如今的大汖村也就只有十几个老人/图虫创意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绝大多数村民都各寻出路,迁往别处,只有十几个老人还留在村里。

  如今大汖村有点冷清寂寞,在这里很难找到一间商店、饭店或者药店,大多只有残旧的房屋和零星能见到的老人,他们靠田间农耕收获的粮食过活,养鸡、养羊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难得更有生机活力的是每年春节盼儿女回家团聚的日子。

△大汖村也就盼着过年才没那么冷清了/纪录片截图

△大汖村也就盼着过年才没那么冷清了/纪录片截图

  如果不是央视人文纪录片《大汖》的播出,揭开这座古朴村庄的神秘面纱,也让更多摄影师和艺术家发现这一写生作画的宝地。

  如果想要避开人潮,感受穿梭旧时光的纯粹和古朴,或许可以悄悄前往这条古村,不打扰的探访才是对当地风土人文应有的尊重。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旅行中遵守当地的风俗礼仪,并不是礼仪神圣不可侵犯,而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举动,会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微妙的规则,而我们的视角,应该是平视的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