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案例:
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
“您好,您的营业执照即将到期,请尽快办理换证手续……”
如今,在河南,无论你是个体户,还是企业负责人,都有可能收到这样的短信提醒。
这声看似简单的“暖心叮咛”,正是一项名为证照到期前提醒的工作机制在高效运转,它悄然改变了政务服务固有的节奏,精准打通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最后一公里”。
证照到期忘更换?“许证闹钟”解难题
“我们是一家连锁企业,拥有众多店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忽略某个店铺的证照(如药品经营许可证等)到期情况。”许昌草医堂大药房有限公司质管科科长赵晓说,如果没有及时换证,将面临许可证被注销、重新申请许可等风险。重新申请期间,店铺不得继续开展经营活动,否则将因违反法律规定受到行政处罚,企业损失会很大。
随着“许证闹钟”的出现,难题迎刃而解。
赵晓说,证照到期前一个月,他们就会收到短信提醒,短信还会告知带什么、去哪里换证。此后,他们再也没出现过换证不及时的情况了。
提前30天提醒,还会上门服务
据许昌市司法局依法行政指导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5月,在省司法厅的指导下,许昌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创新推行“1+1+N”工作模式,打造许昌市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平台——“许证闹钟”。
具体做法方面,许昌印发了《关于推行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全面推行证照到期前提醒机制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要求。
同时,紧跟数字化政务服务时代潮流,搭建“许证闹钟”智能化提醒平台,汇总各单位报送的行政许可类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事项。
依据提醒规则,平台对证照到期情况自动巡检识别,在证照法定有效期满前30天、7天,通过手机短信、小程序等方式,精准发出提醒通知,指导帮助企业和群众及时换发证照;在证照期满前3天,相关单位筛查出仍未换证的企业和群众的信息后,由业务科室安排专人及时进行上门或者电话“一对一”提醒,确保不漏一企一人,实现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闭环;平台还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开展上门服务。
今年以来河南已累计发送提醒短信近10万条
许昌的做法,不仅收获了当地企业的点赞,也得到了省级层面的认可。这条看似寻常的短信,正悄然推动着河南政务服务领域一场让企业倍感温暖的改革。
2025年初,这项改革正式被省委改革办纳入河南省“便民利民微改革”清单。随后,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的通知》,为全省划定了清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省、市两级依托本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系统,在证照到期前特定时段主动检索匹配被许可人信息,采用“系统智能提示+人工提醒”双轨模式,引导帮助企业和群众及时办理证照延续、换证业务。
今年以来,全省累计发送提醒短信近10万条,精准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12月前,将完成省级平台许可证照到期前提醒服务功能建设,督促指导未开展服务的省辖市加快进度。
专家点评
“小细节”彰显“大情怀”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社会治理的今天,如何将宏大的改革理念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日常体验,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命题。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实际问题,并完成了从地方探索到全省推广的实践,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被动等申请”到“主动送服务”的实质转变。
技术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采取系统智能提示+人工提醒模式,既发挥了大数据自动匹配的高效优势,又保留了人工服务的温度,实现了行政资源的精准配置和治理效能的系统性提升。
回应群众需求,体现改革关切。该机制瞄准企业和群众在证照办理中“记不住、怕过期”这一具体痛点,以“小切口”解决了“大麻烦”,让政策红利可知、可感、可及,极大提升了改革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富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