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来收藏近三千枚邮资封
赵鸿飞成为我市邮资封 “大亨”
2006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郴州风光”。
●晚报记者 李 杨 实习生 赵亚晨 文/图
信封作为“鸿雁传书”的载体,它的型材和风格也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变化。邮资封作为其中的一种,它见证的不仅是社会的变革,而且是历史文明的发展。它所附带的厚重的风俗文化气息,至今为收藏者所青睐。
我市47岁的赵鸿飞是中国邮资研究会会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本来他以为收集邮票就是集邮,但在2004年接触邮资封之后,他感受到了集邮的另一重天地。九年来,他收藏了近三千枚邮资封,成为我市集邮界当之无愧的邮资封“大亨”。
对邮资封“一见钟情”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市交通路赵鸿飞的家中。刚进家门,记者就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一叠厚厚的集邮册。翻开集邮册,里面夹着的是一枚枚邮资封。印有云台山大瀑布、遵义会议会址、郴州风光等的邮资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2004年,我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正准备读内容时,忽然看到信封右上角的商丘古城楼的邮资图,我当时就深深沉浸在古城楼的典雅风光之中。”赵鸿飞告诉记者,他就是从那个时刻对邮资封“一见钟情”的。
“我以前认为集邮就是收集邮票,但是接触到邮资封之后,我觉得集邮是一个更大的范畴,它包括邮资封、邮资片、邮品等的收集。现在,我主要收集的就是邮资封。”赵鸿飞说,邮资封同其他收藏品一样,越早越珍贵。因为时间久远和收藏家的不重视,早期的邮资封大多数被遗弃,所以邮资封在以后会是价值颇高的好藏品。
收藏路上有遗憾
“我的邮资封收藏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中间有许多遗憾,一些至今都留有遗憾,但我还会坚持收集它。”赵鸿飞告诉记者,他认为收藏应该“日久见人心”,只有一直坚持收藏的人才是真正爱收藏的人。
2011年底,国家邮政局发行纪念版邮资封《和平发展》。这一套邮资封当天刚发行,就被收藏界炒得火热。原本想缓些时候再买的赵鸿飞抱着“宁可买错,不能放过”的心理,以300多元的价格买了一枚邮资封。可是,它现在已经贬值到20多元。
不出门便熟知天下事
“郴州风光一套有四枚邮资封,改值之前邮资为0.8元。
赵鸿飞告诉记者,邮资封是中国邮政为满足个性化宣传和多种用邮需求推出的新型邮政用品和宣传媒体。收藏邮资封并不能单纯地把它当成死物看待,而要深入地认识它、了解它。
据记者了解,赵鸿飞已经买了一本关于邮资封的教科书,专门领略它传递的历史风情和文化内容。
“我现在真的是两脚不出门,熟知天下事啊。”赵鸿飞说。
邮资信封就是在信封的右上角印有邮资图的一种信封,使用这种信封寄信,如果邮资图上的面值已经满足所需的邮资,就不用再贴邮票。邮资封所特指的就是纪念邮资信封。
邮资封和邮票一样是有价证券,因为票封一体,文化涵盖比单枚邮票价值更高,所以更具收藏价值。
例如我国国家邮政局于2008年发行的圣诞节国际邮资节日封,就因为硕大的英文圣诞节CHRISTMAS漏印了字母“R”,邮寄到世界各国引起了国外集邮界一片哗然。这枚珍贵的邮资封也因错得福,成为收藏家炙手可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