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药学家研发4种原研药 价格低可替代进口药

编辑: 时间:7/30/2015 6:21:34 PM 浏览:2353

 河南药学家研发4种原研药 价格低可替代进口药

 

 

为攀登原研药“摩天岭”,常俊标全身心投在药品研发上。

 

河南药学家研发4种原研药 价格低可替代进口药

 

常俊标在实验室中在做实验

□记者董林王鲁峰李晓敏文平伟摄影

“摩天岭”,多指高耸入云,峭壁悬崖。对一名心怀梦想的药学家来说,他极力想要攀登的“摩天岭”,莫过于“原研药”,即原创性新药。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加入WTO之后才开始重视原研药——一款原研药,常常要花费十数年之功、投入数亿美元之巨,才可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世界范围内,基本只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才敢、才能研制。

而河南药学家、郑州大学副校长常俊标,在这条险要崎岖之路上,已经埋头苦行了23年。

从国内到国外再到国内,8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孜孜以求,他和他的团队捧出了四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研药——治疗艾滋病、脑梗、肝癌和丙肝的药。

这,不仅是河南原研药的“摩天岭”,在全国也极其罕见。

一场生与死的拉锯战

“现在进口药太贵了,很多患者吃不起。”——肿瘤医生陈小兵

4月26日凌晨,我国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医治无效去世。

此前的4月21日,正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上班的陈小兵听到一个噩耗:他那个患肝癌的同学去世了。

“才40岁出头。”作为一名肿瘤内科专家,陈小兵并不是头一次听闻死讯,不过,每一次听到类似消息时,他心头都会颤抖一下。

“治疗肝癌的药很少,要么效果差、毒性高,要么就是价格非常高昂,有一种进口药效果不错,但一个月五万元,没有几个家庭能吃得起。”陈小兵说。

事实上,在众多进口药中,这种药并非“一枝独高”。

今年年初,曾经轰动全国的“国外抗癌药代购第一人”案,其案件的核心也是高昂的进口药——格列卫。

“没有格列卫,我可能活不到现在,但用到这种进口药,实在太难了。”今年3月,重获自由的案件当事人陆勇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感叹。

这种挣扎几乎在每个重病患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呈现。

陈小兵把它形容为:生与死的拉锯战。但不幸的是,很多时候,这场拉锯战中,输的是人,“现在进口药太贵了,很多患者吃不起”。

对于这种困境,河南省药学家、郑州大学副校长常俊标看得十分清晰。

“因为是原研药,所以投入高,成本大,再加上是进口药,附加的成本则要更高。”对于这种现状,常俊标认为,真正要降低药价,还是要靠我们,没有第二选择。

有数据显示,国外研发一种新药,平均周期10年以上,投资10亿美元以上,而在中国医药行业中,原研药只占5%左右,剩下的95%左右则为仿制药。

“我们正在做动物试验的抗肝癌药一旦上市,可以替代现有的进口药品。相较而言,现有进口药品的价格是新药的数十倍。”此外,更令常俊标及其团队欣慰的是,他们的抗肝癌药药效更好,因为具有——靶向性。

让药价降下来,才会使更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实惠。

靶向药物,可以选择性攻击病灶

可以对癌细胞实行精准打击,对正常细胞损害较小,这就是靶向性——常俊标

在他的实验室内,常俊标继续讲:目前很多药物的最大困境在于,进入体内后,它分不清好坏,好细胞和坏细胞一起杀。

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他和他的团队惊喜地发现,他们发明的肝癌新药氨基磷酸酯-5-氟尿苷能够对癌细胞实行精准的射击,而对正常细胞损害较小,这就是所谓的靶向性。

为什么?

这是因为他们在肝脏细胞内找到了一个“密码”,这个密码就是酶——P450-1B1。已有研究证实,P450-1B1在正常人细胞中是低表达,在肝癌细胞中则是高表达。而这为氨基磷酸酯-5-氟尿苷选择性地杀灭肝癌细胞提供了便利。

担心记者听不明白,常俊标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这个药好比是一个小车载着货物,进入好细胞时,由于P450-1B1这个酶是低表达,药物不起作用,也就是说,车上的货物就卸载不下来,然后会整体退出细胞。而进入癌细胞时,P450-1B1这个酶是高表达,此时,这个酶好比是一个工人,它会把货物卸下来,然后卸空的小车退出细胞,进入体外循环排出体外。

目前,实验室已经完成了该药的药效学、动物急毒、亚急毒试验,正准备做动物长毒试验。

常俊标预计,如果一切顺利,这个药明后年将可进入临床。

让常俊标及其团队满意的是,在已有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个P450-1B1在很多癌细胞中都是高表达,那么这预示着,今后,他可以利用这个“靶向性”,向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胃癌等进军,“现在正在研制的丙肝药也是一种靶向性药物,和肝癌药类似”。

在芹菜中找“宝”,研发成药

“您的食物就是您的药物”——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

4月22日,常俊标又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从黑龙江打来的,隔着一米远,记者便能听见一个声音传来:“常教授,不好意思啊,打扰您了,我姓周,我父亲是脑梗,就是想问问您研究的那个脑梗药啥时候生产呀?”

每天,这样的电话,常俊标要接到好几个,其中,有很多人,他并不认识,他们都是几经辗转找到他的电话。

更有甚者,有患者直接去他办公室门口“堵”他。

4月13日,周一,早上去上班的常俊标,远远看见在他办公室门口,一个50多岁的男子正斜倚着墙等他。

一看见常俊标,男子便一瘸一拐地迎了上来:“您是常校长吧,我来学校好几次了,就是想见您一下,问问您那个脑梗药啥时候能买到。”

而这一切,皆是因为去年11月25日,他及团队的另外一个原研药——脑梗药专利实现了技术转让,4500万元的技术专利转让费创造了郑州大学单项成果转让最高纪录。

说起这个脑梗药,很多老百姓都会对它的身世感觉好奇,因为,这个药中最主要的一个成分是从芹菜中提取的。

那常俊标是怎么想到从芹菜中挖宝呢?

古希腊人希波克拉底被称为“西医鼻祖”,他曾说过:“您的食物就是您的药物。”中医药理念中,“药食同源”更是普遍认知。

中西医的融合滋养,给了常俊标电光火石的灵感。

“芹菜本身就降血压,对脑血管有好处。”常俊标说。最终,他带领50多人,潜心研究13年,利用从芹菜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优化,制作成了这种新脑梗药——布罗佐喷钠。而这50人的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已经92岁了。

目前这个药已经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报临床,正在等待进入临床,“我们已经向国家申请新药快速审评,但即便如此,临床批件批下来最快也得半年。”说这句话时,常俊标显得有点着急。

第一个原研药研发挑战从抗艾开始

“中国人又不比外国人笨,咱自己得争口气。”——常俊标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

一栋没有标号的白色小楼静静坐落在郑州大学内天健大道与泊月路东南角。3楼的房间,夕阳余光透过没有遮挡的窗户折射到墙壁上,光影斑驳中,墙上张张化学分子结构图静谧而神秘。它的主人就是——常俊标。

用他的话来说,这里没有什么复杂的仪器,化学实验就是在这些简单的瓶瓶罐罐中做的。科研也没有什么神秘,其实很简单,就是奇思妙想加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

这样的实验室,常俊标和他的团队换了几个,但是,他们攻克的目标一旦确定,却再难更改。

常俊标是河南滑县人。

1982年,常俊标从河南滑县一个农村考上了河南大学化学系。4年后,大学毕业的他,虽然可以任意挑“分配单位”,但他放弃了,毅然选择继续学习,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而这,并不是终点。

随后,常俊标又继续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攻读,拿下理学博士学位,又到美国Georgia大学药学院,成为博士后。

一路求学,常俊标对药物研发的兴趣日益浓厚。

在我国,原研药少之又少,常俊标发誓,要在原研药上有一番建树,“中国人又不比外国人笨,咱自己得争口气”。

但这条通向原研药“摩天岭”的道路,何其艰难曲折。常俊标和他的团队,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不停歇地上下求索。

2000年左右,他们将目光率先放在了治艾滋病药上,“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不能彻底根除体内的艾滋病病毒(HIV),并且需要长时间服用并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较大。”

11年后,他们的第一个研究以成功收尾——抗艾新药阿兹夫定,一期临床试验已经基本结束。

“真是太厉害了。”一提到阿兹夫定,负责此药临床试验管理工作的天津冠勤公司梁青不停地称赞。他说,一期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约50人,大家一致的反馈结果是,此药疗效很好,副作用极低,用量很少。

“用药量是国际上艾滋病药的几十分之一,但是效果却达到国际上抗艾药物的先进水平。”梁青说。

攀登“摩天岭”的狭窄山道上,瞬间一线天光乍现,隐隐还有流水淙淙,花香幽远。

2011年12月16日,抗艾新药阿兹夫定以4000万元的专利价格转让给北京一家公司。

“现在马上进行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

把两种新药留在河南成了他的愿望

新药研发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河南省药理学会理事长王庆端

截至目前,常俊标及其团队先后研发出了四种药:治疗艾滋病的药已经用于临床、治疗脑梗的药已申报临床,治疗肝癌、治疗丙肝的药正在做临床前的试验。

“艾滋药和脑梗药专利已经转让了,剩下的肝癌药和丙肝药,不准备转让给外省了。”常俊标说,这两种药一定要留在河南。

得此消息后,河南一位长期关注常俊标研究进程的知识产权专家李先生,非常兴奋,也非常感动。

“是不能都卖出去,得留在河南。河南是农业大省,种多少粮食才能买一盒药啊?而这些药,完全可以成为河南的崭新品牌。”在李先生看来,一个品牌可以支持一个行业发展,一个行业可以支持一个地区发展。比如,美国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品牌支撑了“汽车城”底特律,波音把西雅图(资料 图库) 支撑起来了,常俊标的这些药,完全可以在河南的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河南在药物研发方面以前一直没有大的研发团队,但是常俊标带领的团队等于为河南搭建了一个很好很大的研发平台。”在河南省药理学会理事长王庆端眼里,新药研发是人类最复杂的智力活动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我省要想获得发展,必须在新药研发能力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常俊标对河南有着一份不可割舍的情感和责任,他想用科技创新给家乡人带来更多福祉。

他希望,通过自己及团队的努力,一方面迅速提高河南乃至国内相关领域科研创新的能力,一方面也能在高昂的救命药上为千万患者减负。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天地之间,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过于生”。而研发出一种新药,更是“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今年3月份,当“国外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案传遍大江南北时,常俊标涌出了更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希望这四种药赶快投产,因为越早投产,老百姓就会越早受益。”

作为一所211大学的副校长,常俊标负责有一些行政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最喜欢的是在实验室的时光。在一周当中,他最渴盼的就是周六周日,因为这两天他可以全身心地和团队一起,投入到实验当中去。

分秒必争,只因为医者无疆,志存救济。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