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其中,屠呦呦作为抗疟疾“中国神药”青蒿素的主要发现者分享了这份诺奖的一半。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在疟疾重灾区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受益者说 青蒿素是我们的“亲好素”
2009年,陈秋敏和100多名同事从湖南前往非洲西部的加纳共和国,参与建设加纳布维水电站。 5年多,工地患疟疾的中加员工人数高达12000多人次,其中中方员工2400多人次,中方员工疟疾发病最高峰每月90多人次,几乎每天有三四人患疟疾。期间,陈秋敏就患了11次。
米 工地上有个中方的医务所,每次,医生都会为他们注射从国内带过去的青蒿素,还会给他们服用青蒿素药片,一般一周便会痊愈。后来,大家都随身携带青蒿素药片,“在国内可能感受不到青蒿素的重要性,但在非洲那边,青蒿素真是我们最为感激的药。”
陈秋敏听当地的人说,以前,他们身患疟疾时,都是注射奎宁,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后来,在这个医务所,除去中方员工,加纳的员工、附近平民也来这里治疗疟疾,有的加纳员工接受完治疗后连连赞叹:“中国医生的医术真高明!”米尔网 www.miercn.com
肿瘤专家 青蒿素具有抗肿瘤的潜力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的消息,成为目前湖南医药界最令人振奋的话题。不少湖南中医药界专家纷纷感叹,此举不仅让中医学界备受鼓舞,说明从事中医药研究大有作为,同时也证明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而湖南省肿瘤医院专家还表示,抗疟明星药还有望成抗肿瘤良药。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曾参与一个青蒿素抗肿瘤一期方案的撰写的湖南省肿瘤医院肺/胃肠肿瘤内科周明博士还指出,青蒿素具有抗肿瘤的潜力,包括:青蒿素类为潜在的细胞毒药物,被证实具有一系列抗肿瘤作用和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但目前青蒿素抗肿瘤机制仍处于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探索阶段,开发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肿瘤适应证有很远的路要走,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行探索。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影响深远 有助推动中医药国际化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据新华社香港10月6日电(记者苏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研制出新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香港中医学界对此表示鼓舞,认为有助推动中医药国际化。香港中医师公会会长关之义表示,对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他感到高兴。
香港经络医学会会长、资深中医师陈新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陈新发表示,由于中国的医学典籍博大精深,即便是现代中国人都较难掌握,更何况是外国人。过往西方医学界只将中医药视作另类疗法,但近年来,海外渐渐接受中医药疗法,他相信屠呦呦本次获诺奖将进一步提升西方医学界对中医药的兴趣和关注,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也表示,对首次有中医药学者获颁诺奖表示高兴,证明世界医学界对中医的认同,不仅鼓舞全球中医药学者,亦有助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屠呦呦 :“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这段获奖感言,屠呦呦写在一张纸上,一字一句地向记者念出来。她的声音清脆,口音夹带着浓浓的宁波味道。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